本报讯(记者张吉祥)3月1日,出席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总结过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安排2015年工作重点突出、周密严谨,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
代表们说,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决定重大事项,积极开展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人事任免程序,落实代表工作制度,提高了人事任免和代表工作规范化水平。同时,强化素质,转变作风,全面提高了自身建设水平,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代表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能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切实增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改革的精神和法治的思维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精心做好立法筹备工作,不断完善重大事项决定机制。突出重点,对事关发展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开展针对性监督。同时,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规范代表小组活动,提升代表工作实效;落实好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组织代表开展调研、检查和视察;督办好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代表们还希望人大常委会能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有效提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能力和服务发展能力。
在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时,代表们认为,全市法院和检察机关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依法履行职责,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代表们希望全市法院、检察机关能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准确把握、积极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业务建设为中心,以办案质量为生命,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全力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努力为全市改革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锋常青2015年春节期间,全市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各类商品供应充足,旺而有序。虽然物价较往常有所上涨,但依然没有影响到广大群众的消费积极性,市场较为活跃。同时,春节期间各商家实惠多多、...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