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锋常青
2015年春节期间,全市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各类商品供应充足,旺而有序。虽然物价较往常有所上涨,但依然没有影响到广大群众的消费积极性,市场较为活跃。同时,春节期间各商家实惠多多、形式多多的促销活动,大大激起了市民的购物热情,助推消费品市场火爆兴旺。据统计,春节期间榆林市监测的大中型重点零售、连锁企业、批发市场“黄金周”实现销售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3.5%。
随着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需求变化,居民节日消费理念更趋理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和品牌消费备受青睐。一是蔬菜、水果、糖果、副食、民俗商品等传统年货热销。各大商场、超市开辟年货专场,将琳琅满目的年货集中到最显眼的促销区域供消费者选择购买,人们纷纷购买各种蔬菜、精品水果、鱼虾以及猪肉、牛肉,丰富节日餐桌,开口松子、核桃、杏仁、榛子、腰果等坚果类食品颇受消费者青睐,年画、灯笼、春联、中国结等民俗商品销售也十分火爆;二是绿色健康类商品成为热点。各大商场、超市天然食品、保健品礼盒、时令水果成为人们购买礼品、馈赠亲友的首选。春节期间水果花篮、茶叶和保健品的销量比平时增加两倍以上,西瓜、香梨、香橙、贡柑等较高档水果更受
消费者的青睐;三是冬季、春季服装销售走俏。岁末年终,即将下架的秋冬装尾货更是受到顾客的追捧,各百货商场都针对冬季服饰推出重磅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踊跃购买。今年以来气温偏高,各商场专柜在春节前就陆续将春装上市,不少商家的上市促销力度都比往年大,也吸引了许多追求时尚的顾客添置新衣;四是大屏幕手机、平板电脑、小家电等产品热销。大屏幕智能手机、单反相机、平板电脑及苹果全系列电子产品仍是抢手货,豆浆机、电烤箱、电炖锅、料理机等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家电更是孝敬父母、看望亲朋的首选礼物;五是休闲文化消费渐入百姓生活。逛书店、健身已逐渐成为居民假日放松休闲的方式,到各大书店选购图书和到健身房锻炼的人络绎不绝。
受反对奢侈浪费、限制“三公”消费等禁令影响,“平价餐”成为今年春节餐饮市场的主打戏,并带动商家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饮食服务。今年,受“节俭风”等影响,中低价位成为主流。榆林市餐饮行业纷纷转型,不少高档酒店重新定位——由高端客户转向普通家庭客户。
今年餐饮消费有三个特点:一是预订早。本市适中价位成为团圆饭的首选之地,年夜饭包厢早在年前两个月就抢订一空;二是理性、节俭的消费习惯正在兴起。春节期间,许多家庭自带酒水到酒店会餐,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三是“年后饭”持续火爆。节日期间,人们不愿围着锅台转,携同亲友到饭店用餐的比例明显上升。据了解,春节黄金周7天,全市共实现销售0.77亿元,同比增长10.5%。
为保障节日期间市民的消费需求,节前,市政府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多次到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检查节日供应和安全工作。市商务局也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商务厅的要求,认真抓好春节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积极指导各商贸流通企业提早准备,组织货源,备足库存,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确保了节日期间商品品种丰富、货源充足、价格稳定。同时,抓好节日促销,规范促销行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促销活动,烘托节日气氛,扩大市场销售。加强节日市场监测,做好节日日报监测工作,对节日市场价格、销售等情况实时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掌握市场动态,确保了节日市场供应的稳定、有序。
新闻推荐
ZHENGWUXINWEN本报讯(记者南江远)4月14日,副市长杨霄带领市果业局、气象局深入宝塔区调研苹果,他强调,各部门要时刻关注气象信息,及时组织群众做好苹果花期防冻工作,确保苹果顺利开花坐果。杨霄一行先后...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