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危石治理施工的工人每天在陡峭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今报记者卿要林 摄
今报记者廖艳明
在柳州市区灯台山上,活跃着一群职业“攀岩者”。整天攀爬在悬崖耸立、绝壁凌空的山间,排除孤石危岩,保障游玩市民的安全。因经常和山体、岩石打交道,他们自我调侃是“山猴子”。昨日,记者走近这些治危勇士,倾听他们与岩石的故事。
一座山167个危岩点
“轰隆!”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灯台山工地,不断听见山顶传来山石与铁质吊桶碰撞的声音。在山顶和地面空地之间,斜拉着三根长长的绳索。随后,吊桶顺着索道降至地面。
除险施工的广西矿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称,2010年,灯台山已经进行了一期危岩治理。本次治理主要在灯台山东南面,靠近蟠龙山公园一侧。经勘测,需要治理的危岩达167处,近7000立方米。
大块的石头可以用铁棍撬、人工搬,碰上巨石怎么办?该负责人称,目前正在清除的危石达180多平方米,这就需要静态爆破,把危岩弄成小块再清除。爆破要在岩体上钻一个1米左右深的洞,并往里面灌膨胀剂。五六个小时后,石块会碎裂成小块。
危石众多,不禁有市民担心,长期往山下搬石头,数十年后,山岂不是越来越小,越变越矮。该负责人称,危石治理有效期一般可达50年。为了尽量保持山体原貌,不少岩石采取原地加固的办法。加固办法主要有锚、撑。锚,即将10余米长的锚杆插进危岩中,再灌入混凝土,就像将一颗钉子钉进石头一样。撑,即用水泥墩、柱等将危岩支撑住。
灯台山危岩治理从3月初开始动工,在打雷下雨天气不能作业,估计9月底才能完成。
手抬肩扛接力运石
虽然每块石头都可以用索道运至山下,但安置索道需要一定的条件,167个危岩点可不会处处有索道。将石头搬至吊桶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最远的危岩处,距离吊桶可能会有二三十米。在悬崖峭壁上攀爬本来就是件难事,为了将石头顺利搬到吊桶内,工人们只有在各层脚手架站人,手抬肩扛接力搬运石头。
烈日当空,豆粒大的汗水顺着工人们的脸颊滚落。休息时间,他们拿起水壶“咕噜咕噜”一口喝下半瓶水。记者看到,工人们使用的都是1.5升以上的大水壶。每天上山前,他们就会先将水用吊桶运上山。多的话,一个人上午就要喝掉三四大瓶。
山林间酷热难耐,但工人们清一色地用长衣长裤,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蒋师傅介绍,山上蚊虫多,特别是上午,蚊虫成群结对,若是穿短袖上山,还没工作就被盯得“惨不忍睹”。所以,即使再热,大家也不敢贸然脱下衣服。
自我调侃“山猴子”
灯台山从地面到山顶净高96米。没有台阶,没有绳索,依山而建的脚手架及山上树木,就是治危勇士们攀爬的辅助工具。
他们经常自我调侃是“山猴子”。来自玉林的林师傅,已经从事危岩治理工作12年了,早已练就了爬杆爬树的好本领。
每天早晨,戴上安全帽后,他们就往山上爬去。抓住脚手架铁管,身体向上一缩,重复几次,林师傅就爬到了五六米高的位置。当天,正在治理的一个点在90米高处,靠近山顶的位置。爬到治理点,手脚灵活的林师傅用了15分钟,而稍慢的工人要用20-30分钟。
在原本就不稳固的悬崖峭壁上攀爬,就不担心有石头掉落吗?据悉,3月份,在搭脚手架的时候,就有一块松动的危岩突然滚落下来,砸到搭建脚手架的钢筋,旁边的滤网也被砸烂,幸好没有人员受伤。林师傅说,长期与石头打交道,看旁边的树木和裂隙,他们就知道哪块石头安全,哪块石头有可能会松动,从而避开危险。
新闻推荐
国庆抢票大战拉开序幕,南宁铁路局多措并举,应对国庆假期客流高峰买国庆假期动车票要趁早
今报南宁讯(记者孙妮 通讯员黄帝)国庆假期铁路抢票大战即将拉开。记者昨日从南宁铁路局了解到,为了让更多的人坐上火车,南宁铁路部门在国庆节前后增开临时客车、加挂车...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