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少珍
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小学教师刘冀强不但自己酷爱读书,教给他人知识,还创办“农家书屋”,吸引村中老幼前来阅读,让氤氲书香熏陶农家人。今年4月,他的家庭被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
7月8日,记者来到刘冀强的“农家书屋”,只见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书本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柜上摆满了生活常识、科技、文化、少儿、政经等类别的书籍,共有3000多册。“中华百孝故事”、“十八大党章”等书籍也陈列在其中。正逢学校放暑假,两名小学生正在他的书屋里认真看书,一本“奇趣创新作文”、一本“顶嘴孩子的来信”让两名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刘冀强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亲和两位叔叔都是人民教师。自小,他受到父辈们的影响,热爱看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小时候,他经常是骑在牛背上,一边放牛,一边拿着书本沉醉其中。像“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都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里。
1984年,刘冀强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桥圩镇何平小学任教。为了激发村中青年人看书学习的兴趣,他在何平村成立了桥圩镇第一家“青年之家”,并创立了“青年读书会”。平时经常组织村中青年人聚集到一起,看看书,打打球,以健康向上的活动陶冶农村青年的身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何平村青年纷纷参加了山西青年文学创作函授班学习。这帮热血青年在学习之余,也常练练笔,积极向当时的《贵县报》、《大众报》等媒体投稿。
刘冀强坚持看书、教书、锻炼身体。每逢节日,总要在村里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村里举行的球赛,他在一旁当解说员,激活了场上的气氛,嬴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何平村的节日活动也因为有刘冀强的组织和参与,聚拢了大量的人气,每场球赛一般有2000到3000人到来观看,他也因此在全村老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刘冀强热心村中公益事业,在他的积极奔走和说动下,由村民集资30多万元的德沽岭屯文体娱乐中心于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从此,他充分利用这个文体娱乐中心,坚持节假日组织开展全屯篮球赛及读书有奖活动,还邀请市直一些部门及玉林市的一些单位前来开展友谊赛,城乡之间切磋球技,培养了友谊。德沽岭“致富杯”、“金鸡杯”等系列篮球赛在全市打响了知名度。至今,德沽岭屯“六一”读书比赛活动已举办了11年,诗歌颂读、背古诗、有奖知识竞猜、猜谜语等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全屯群众的业余生活,也激发了全屯少年儿童热爱读书、健康向上的心志。
2006年,刘冀强在老家德沽岭屯建好一幢占地120平方米、两层半的楼房,装修入住后,他把一楼大厅建成了“农家书屋”,在客厅里放置书柜、书桌,把1300多册图书陈列其中。此后的每年又不断购买有关书籍补充其中,直到现在,他每年都自费订购《参与消息》、《广州文摘》、《贵港日报》、《广西法治快报》、《知音》、《特别关注》等报纸杂志摆放在书屋里,累计已珍藏3000多册图书供村民前来阅读。他家的“农家书屋”,成了农家人看书、学习的小天地。
一本好书,香溢村外。2009年,刘冀强精心创建的富有特色的“农家书屋”吸引了非洲布隆迪共和国副总理率领的干部考察团前来考察。如今,在刘冀强的影响和带动下,德沽岭人形成了热爱学习、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