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港城镇龙井村

来源:贵港日报 2014-03-17 16:4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榕玲

“我们全村的村民都和谐相处,村中红白喜事互帮操办,邻里互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说起民族团结的话题,港北区港城镇龙井村支书甘继龄很是自豪。2013年12月,他从自治区民委捧回来一块金灿灿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牌匾。

龙井村共有上龙、护龙、双井三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64人,其中壮族等少数民族2832人,占总人口75.2%。龙井村作为蓝衣壮的故乡,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引导下,用足用好党的民族政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村情,抢抓机遇,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经济,支持700多名村民外出务工,年收入1680万元;引进15家企业及花卉种植等农业项目,36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工资收入432万元。据统计,该村村民从事经商、运输、服务、种植、养殖、建筑等行业,年人均纯收入达8500多元。

经济的发展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在自治区民委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筹集资金126万元,建成1930平方米的龙井村文化活动中心,包括篮球场、文化长廊、舞台、围墙,其中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中心大楼总面积达560平方米;建成1座100立方米水塔,提供全村群众饮用;投资235.5万元修建水泥路5条共6.5公里;投入25.7万元修建了1公里三面光水渠,及1座40米的跨河渡槽;对198座民居进行了城乡风貌改造,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尤其是占总人口75.2%的蓝衣壮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日益强烈。为了使优秀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展示和传承,龙井村成立了民族文化传承党小组,共由10名党员组成。小组以传承、发展、繁荣本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宗旨,将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创作演出优秀民族文化节目,为广大群众服务。龙井村的《蓝衣山歌》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唱红郁江南北,遍及贵县和玉林、横县等地。传承小组经过挖掘、整理,结合时代新精神,逢年过节组织蓝衣壮山歌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强农惠农政策;在开展“美丽广贵港·清洁乡村”活动中,利用山歌宣传“清洁乡村”好处,发动村民参与,村民热情高涨,踊跃捐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村里组队参加自治区“畅享民歌”大赛荣获二等奖,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优秀村屯文艺队”称号;村民传唱的《哭嫁歌》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在自治区民委和港北区、港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龙井村还开办起了蓝衣壮民俗文化“博物馆”,让村里的年轻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港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民族团结一家亲——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港城镇龙井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