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退居“二线”,久未去单位。听说单位办起了廉政灶,今日办完事就急匆匆的回单位,准备到廉政灶体验一番。到了单位刚12点多,本应是人们聚灶吃饭的时候,可我们单位的廉政灶里只剩下工作人员在打扫卫生,原来,午饭已经吃完。为了不让我失望,灶房师傅把仅有的半碗排骨炖土豆和半碗米饭配了点小菜端了上来。虽然很简单,但味道不错。很庆幸,第一次吃廉政灶,就吃了个“福底子”,还真有福气。
廉政灶已覆盖榆林市各单位各乡镇多年,由于工作关系,我也曾吃过不少廉政灶,但有些廉政灶叫人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餐厅都设有包间,平时领导在包间,一般人员在大厅。地方不一样,饭菜也不一样,一般人员一锅烩,领导炒碟子。尤其是有些廉政灶,上级来人招待时,一下子进到廉政灶的包间,好酒好肉,大吃一顿,算下来,比到酒店招待还贵。给人造成的感觉是廉政名下搞腐败,心里很不舒服。报纸上一幅讽刺廉政灶的
漫画,画的是一廉政灶里,一群领导喝得东倒西歪,茅台酒瓶子滚出门外。看来“廉政灶不廉政”的问题已使很多人不满。
我们单位的廉政灶就不一样了。吃饭间隙,我和师傅聊了起来,他告诉我,每天午饭5元,四菜一汤,单位领导和员工在一个厅里吃,吃一样的饭菜,一视同仁,一点儿都不搞特殊。
我边吃边端详起单位的廉政灶。廉政灶办在一楼,是由住宅改造而成。餐厅安放了长方形的简易小餐桌,可供30人同时就餐;没有包间或雅座。领导和来客可堂堂亮亮共坐一厅共进午餐。厨房为开放式,坐在餐厅,厨房一切尽收在眼:操作台、天然气灶、案板、电饼铛、蒸汽锅、洗碗池等。地方虽不大,但摆放井然有序。
由于饭菜简单,半小时左右就吃完。在厨师的记事本上,我看到今天的菜谱为:炒茄子、排骨炖土豆、凉拌海带、烧青菜、西红柿鸡蛋汤。做饭的师傅告诉我,他在很多单位做过饭,但像这么节约的单位
还是第一次遇到,30人用餐一顿也就是150元钱左右。
吃着、看着、听着,喜悦爬上心头:我们单位的廉政灶正是去年冬天以来全国抵制“舌尖的腐败”的具体实践,而且实践得让人满眼敞亮。
也许有人说,现在生活好了,谁也不在乎那点吃的,怎么吃不一样?殊不知就是不一样:据史料记载,朱德在山西指挥抗战时,一天进到八路军建在一个大山洞里的兵工厂看望兵工战士。午饭时,厂里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吃的,就打几只野鸡、野兔,给朱德一行做了两盆荤菜。按说一个八路军总司令,即就是再困难,吃一顿“野味”也没什么。但朱德不这样,他把两盆肉端起,倒进兵工战士们吃的清淡的菜盆里,用勺子搅几搅,请大家一块吃。就这么一个小举动,感动得战士们眼噙热泪。不一样的吃法,就能获取不一样的民心,激起不一样的凝聚力。
“福底子”吃完了,虽然简单,但感觉非常舒服,但愿这股清爽之风长久飘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浩楠)1月14日,榆林市召开2013年度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动员会,安排部署2013年度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扎实做好年度考核各个环节的工作。市...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