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来的猪大肠倒入地上池子里加工。(秀峰公安分局巡逻大队供图)
昨天,公安和工商联合行动,端掉了一家位于甲山东莲村委民房中的猪大肠黑作坊,当场查获正被非法加工的上千斤猪大肠,此外还在甲山屠宰场冷库查获了约6吨该作坊存放的产品。据了解,这家黑作坊已偷偷开工两个多月,每天加工至少半吨猪大肠,之后成批销往全国各地。
猪大肠摊在地上加工
这家黑作坊没有门牌号,紧挨着东莲村委五里圩村144号,距离十多米远就能闻到阵阵让人作呕的腥臭味。住在黑作坊对面的居民说,之前天气凉些的时候味道还没那么重,现在天气渐热,这臭味让人头昏。
记者昨天中午从作坊铁门走了进去,里面面积约80平方米,四壁邋遢,满地脏水,蝇虫乱飞。作坊分为三大间,外面两间用于加工,里面一间为起居室。
右边的加工间地上围起了一个七八平方米的池子,里面放着9筐猪大肠,另有两堆猪大肠来不及处理,混着脏水摊在地上。
“这些猪大肠是早上6点有人送来的,有上千斤,工人把肠子全部倒出来,清理肠里残留的粪便和脂肪。早上9点我们来查的时候,作坊里的三个妇女已经基本把肠子清理完了。”现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在左边的加工间,有一个用来烧开水的锅炉,锅炉旁边是由小到大竖排的四个水池。执法人员说,锅炉上的水烧开后会被倒入靠近锅炉的小水池里,有人抬起一筐猪大肠倒入热水池,用棍棒搅拌,几分钟后煮得半熟的大肠被捞进后面的几个水池清洗。
一名在作坊里干活的妇女说,每天下午会有人骑三轮车来,把这些洗过的大肠拉到附近的甲山屠宰场冷库冰冻。
大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被查时,作坊里有两名小老板,肖某负责联系货源,王某负责出货转账。两人交待,他们并未办理任何证照,从今年3月开始在此加工猪大肠,最大的老板是个重庆人,人不在桂林,一般在重庆接货。
执法人员在现场搜出了44张进货单据。肖某说,猪大肠的来源比较杂,本地的货源要么来自市内各屠宰场、菜市场,要么就是从农村送来的,收购价每斤5元;外地的货源多来自广东,昨天下午还有一批600斤的货从广东运来。
据调查,猪大肠收回来后就会在作坊里尽快加工,加工好后打包送到冷库,凑够10吨就包一辆冰冻车送去销售。15到20天就能凑够10吨货物,大多发往重庆,也发过武汉、广州、玉林等地。货物最终一般会被卖到餐馆。至于是否流入桂林本地还有待核实。
昨天下午,执法人员来到甲山屠宰场冷库,黑作坊存放在冷库里的约6吨包装成箱的猪大肠被封存待查。
非法黑作坊被取缔
因无照经营非法加工大量肉制品,秀峰工商局对该黑作坊进行了取缔。秀峰公安分局巡逻大队对现场猪大肠进行了取样,已送相关部门检疫检验。
工商人员表示,肉制品加工场地不能设在居民区,从事肉制品熟食加工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到卫生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作坊的从业人员还得办《健康证》。另外,加工场地的环境也有硬性要求,比如加工场地离厕所的距离、天花板的卫生程度等。在加工过程中不能扰民,包括噪音和气味,市民若发现加工作坊扰民现象可拨打“12315”进行举报。
记者陈延明通讯员陆中明
新闻推荐
禁毒 我们绝不手软! 访市禁毒办主任、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云
访市禁毒办主任、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云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