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左)和法官妈妈在一起
核心提示
20多年前,山东省胶州市6岁小女孩张丽患上了“绝症”——重症肌无力。行走时要用手借助两个小板凳,一步一步“爬行”,医生断言她“活不过20岁”。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昂贵的治疗费面前,离婚后的父亲对她不管不问。
2002年,张丽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父亲支付其抚养费,主审法官张春梅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支持了张丽的诉讼请求。
此后10年,张春梅将张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有时间,便四处为张丽寻医问药,并通过写信、打电话、聊QQ等多种联系方式,鼓励张丽战胜病魔。如今,30岁的张丽开起了网店,当上了老板,而且可拄着双拐行动自如,各项生理机能趋于正常……
庭审结缘
收下原告当“女儿”
2012年10月23日是“重阳节”。张春梅早上刚到单位——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法院卧龙法庭,便收到一份快递。一看邮件人落款:胶州市胡家庄77号张丽。张春梅脸上顿时挂起了笑容。签收打开后,是一套保暖内衣。
张春梅鼻子酸酸的,眼睛模糊起来,脑海里不觉浮现出10年前初见张丽时的一幕……
2002年8月27日上午9时,下着大雨。时任芝罘区人民法院卧龙法庭审判员的张春梅,拿着卷宗匆匆来到第一民事审判庭。刚在法官席上坐下,一位穿着一件老土的确良布料衬衫的少女,双手正用力抓着两个小板凳,一步一步“爬”向审判庭的原告位置。陪护的一位中年女子两鬓斑白,双眼红肿,疲惫不堪。
张春梅从法官席站起,疾步迎上女孩,边走边喊:“法警、书记员,快来帮忙。”待众人将张丽搀扶到原告席上坐下后,张春梅紧紧握着张丽冰凉的小手,向陪护女子“埋怨”:“咋不给孩子弄个轮椅,看把手磨得尽是老茧。”话音刚落,陪护女子嚎啕大哭:“现如今连饭都吃不上了,哪有钱买轮椅……”
对于原告张丽的情况,张春梅在案卷中已有所了解:1984年10月,在张丽刚满2岁时,母亲孙翠玲与父亲张忠强离婚。依照双方协议,张丽由母亲抚养,父亲一次性支付了抚育费1300元。1988年,6岁的张丽不幸患上了重症肌无力,昂贵的治疗费用,压得下岗的孙翠玲喘不过气来。求助前夫,竟遭拒绝。2002年7月31日,为了治病,张丽无奈之下将父亲告上法庭。
上午9时30分,张忠强和代理律师也在被告席上就坐。张春梅向他投去了斥责的眼神,而张忠强也惭愧地低下了头。为了尽快给张丽一个满意答复,张春梅请示领导开通“绿色通道”,并依法判决被告张忠强自2002年10月起每月负担张丽抚养费350元,至原告生活自立时止。
庭审结束的当天中午,张春梅请张丽和母亲吃饭。在餐馆点菜的时候,张丽点的都是最便宜的素菜。张春梅有点诧异地问她:“你不吃肉吗?”张丽红着脸点了点头,而一旁的母亲眼圈又红了,悄悄告诉张春梅,这几年来,为了给张丽治病,家里经常一个月不见荤腥。
那一顿饭,张春梅点了六个荤菜和两大盘猪肉水饺。而吃饭过程中,张丽还“笨拙”地用勺子给张春梅盛菜,不住地说:“阿姨,你吃。”看着身残志坚的张丽如此懂事乖巧,张春梅心里五味杂陈。饭后,张春梅轻抚着张丽的头发说:“孩子,如果你愿意,就做我的干女儿吧。”
一旁的孙翠玲满脸兴奋,用手推着女儿的胳膊,“还不快谢谢法官妈妈。”可谁想,张丽低下了头,喃喃地说:“阿姨,我不能答应您。因为,好多医生都说过了,我活不过20岁。我今年刚满20岁,身体明显感觉不行了,哪能连累您……”
几句话,让两个“妈妈”都眼泪涟涟。
被狗咬伤
为“女儿”寻找励志榜样
当天晚上,张春梅就在网上疯狂查询“重症肌无力”的相关信息。对一些重要的医疗信息,还用笔记本记下来,准备找机会告诉张丽。
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张丽回家没几天,重症肌无力引发了重型肺炎,高烧不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孙翠玲原本打算向张春梅求助,但被张丽阻拦了。张丽理由很简单:阿姨太忙了。尽管没让妈妈打电话,但张丽决定写一封信给张春梅,只为在信中称呼一声“张妈妈”。
几天后,张春梅收到了张丽的第一封来信。信的内容很短,只有两百多个字,多是些感谢的话。可读完后,张春梅的心,如同针扎了般难受。张丽在信中提到,她的双手因为肌肉萎缩厉害,根本无法握住笔,只能让母亲用绳子将笔绑在手掌上,如写毛笔字那般,一笔一画地写。母亲要代她写,但她偏不让,说那样“心不诚,对不起张阿姨的好。”200多个字,足足写了三天。
张春梅决定给张丽写回信。她从网上摘抄了好几个身残志坚的典型,鼓励张丽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治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原本在病痛折磨下对生命已经失去信心的张丽,为了对得起张春梅信中提到的“丽丽女儿”四个字,心中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和战胜病魔的勇气。半个月后,她的肺炎症状消失,出院回家静养。
2002年国庆节期间,张春梅听一位女同事提到,招远市有个叫杨青文的女孩,患了先天性脊柱弯曲,但身残志坚,自学网络知识,并创建文学网站。张春梅决定要找到她,希望她能成为张丽学习的榜样。
第二天一早,张春梅独自驾车向100多公里的招远市驶去。到了招远市后,通过当地法院的朋友打听得知,杨青文家住玲珑镇沟上村,张春梅又急匆匆赶到该村。由于村里都是小路,无法开车,张春梅只能步行进村,一家一户打听。可谁想,在一条胡同里,一条大狼狗嗷嗷地奔了出来,张春梅的左小腿被狗咬出两个“血洞”。
看到狗主人家境贫寒,张春梅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让狗主人带着到村里的诊所打了破伤风针,并做了简单包扎。随后,让狗主人搀扶着她找到了杨青文的家。杨青文得知张春梅的身份和来意后,当场就用张春梅的手机给张丽打了电话。张春梅的这一次牵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杨青文的励志故事,成了张丽心中的榜样,此后的多年里,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
每周通信
鼓励“女儿”克服困难
由于工作太忙,相距又太远,张春梅没有太多时间到胶州探望张丽,但为了时刻掌握其身体状况和心理动态,张春梅跟张丽做了一个鸿雁传书的“美丽约定”:每周通一次信。字数不能少于两页稿纸。
实际上,让张丽写这么多字,张春梅深知她要承受很多痛苦,张春梅也很心疼,但是,想到写字不但可以增加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能为张丽带来成就感,从而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张春梅只能硬下心来。
就这样,张丽每月四封信,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而每月认真地回四封信,也成了张春梅雷打不动的一项重要工作。遇到出远差的情况,她就让收到张丽来信的丈夫或女儿,在电话中读给她听,然后她在电脑上写好回信,通过电子邮件、QQ文件等方式,发给丈夫或女儿,让他们及时邮寄给张丽。
6年过后,张春梅与张丽之间的信函,已达上千封,她们都当作珍贵礼物保存起来。而张丽通过年复一年的“写字”训练,双手的柔韧度和灵活性大有好转,吃饭已经能使用筷子了。就在张春梅为张丽的康复欣慰之时,一件意外让张丽的情绪备受打击。2008年春天,张丽的好朋友、邻村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男青年,因为经常遭受村里人的白眼,终于精神崩溃,喝农药自杀。
那一段时间,张丽经常不吃不喝,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流泪。在给张春梅的信件和电话中,多次伤感地说:“26岁了,还要依靠父母养着,生不如死。”
张丽的自卑和厌世情绪,张春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尽快帮助其走出情绪低谷,张春梅为张丽买了一台台式电脑,并拉上了网线,鼓励她跟着杨青文学习网络知识,通过互联网改变命运和人生。在杨青文的细心指导下,很快,张丽迷上了互联网,而且进步神速。几个月下来,就对一些基础的电脑技术运用自如。她给自己申请了一个QQ号,昵称叫“小路”,加的第一个好友就是张春梅。她对张春梅解释了“小路”的含义:我的人生,没有大路,只有小路。但只要把小路走好了,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父女和好
战胜病魔当上店老板
2009年春天,张春梅在青岛参加全省法院系统的会议。休息期间,她跟来自胶州法院的几位法官聊起了她和张丽的故事。法官们甚为感动,当即组成了一个“胶州法官志愿团”,表示今后将跟张春梅一起帮助张丽。这次意外收获,让张春梅兴奋不已。
当年夏天,在“胶州法官志愿团”的帮助下,孙翠玲应聘到了胶州某家政公司,张丽在离家不远的一家网吧内当起了网管,月薪1000元。工作满月拿到工资的那一天,张丽为两位“妈妈”各买了一条围巾。
2010年8月的一天,张丽在网上向张春梅吐露了“原谅父亲”的心声,张春梅表示理解和支持。当天晚上,张春梅辗转找到了张丽父亲张忠强的家中。张春梅把几年来张丽成长的故事以及遭遇的痛楚,红着眼睛向张忠强娓娓道来。
50多岁的张忠强,哭得捶胸顿足,一塌糊涂,他扑通一下跪在了张春梅面前,“张法官,我不配当爹啊。”张忠强歉疚地告诉张春梅,20多年来,他一直牵挂着女儿的病情,也曾私下为女儿寻医问药,但一直没能鼓足勇气去看望女儿。
几天后,张丽兴奋地给张春梅打来电话说:“张妈妈,我爸来看我了。”此后的两年,张忠强担起了父亲的责任,特意向单位请长假,带着女儿到北京协和医院看病,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又在济南找到了一位老中医,为女儿对症下药,取得了很好疗效。
目前,张丽的双手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即使不坐轮椅,架着双拐也能出行。2012年春节过后,张丽还在网上开起了网店,代购外国奶粉,加上网管收入,每月能赚两三千元。
2012年的7月,张春梅亲生女儿小苗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大学。张春梅郑重地告诉女儿:“你成人后的人生之路,需要向你姐姐学。”时至今日,小苗跟张丽亲如姊妹,大家约定,在小苗寒假的时候,将张丽接到家中,一起照一张完整的“全家福”。
(据《玉林晚报》)
新闻推荐
4月23日上午,玉林市的张先生发觉他的爱车有一股异味,便开去某维修服务部检查,发现原是老鼠钻进车内空调系统。“取出一只死老鼠,收了1000多元,这费用也太高了。”张先生说。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