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禁令实施十日一次性木筷难说再见 ●高翔/文

来源:延安日报 2011-12-12 23:14   https://www.yybnet.net/

前不久,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陕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该条例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被业界称为是“全国首个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省级地方性行政法规”。该《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餐饮业提供一次性筷子,违反条例规定,提供一次性筷子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餐饮企业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餐饮个体经营者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而今十天过去了,禁令在榆林市的执行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小餐馆里一次性筷子“躲猫猫”

中心街路段是小吃摊点相对集中的区域,吃饭的人也较多。在这里,记者看到,多数餐馆都已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竹筷子或塑料筷子,并配有消毒设施。但记者还发现,尽管多数餐饮摊点和餐馆的桌子上已经看不到摆放的一次性筷子,但如果顾客在点外卖要求带走时,店主多半会连同一次性筷子一起递到顾客手里。记者问:为什么禁令实施了,还提供一次性筷子?服务员回答:“很多年了都说不让用,像塑料袋,现在不还在用吗?”

类似的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学校周边以及医院附近用餐时间相对集中、叫餐灵活度相对较大的小型餐馆里。这些地方对外卖的需求量大,客源较为固定,于是就成了一次性筷子集中稳定的消费场所。

而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像中心街以及东关街沿线的中高档次饭店或星级酒店,在《条例》实施以前就已基本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是向顾客提供印有饭店标识的可重复使用的筷子。某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一次性筷子做工较为粗糙,大多数卫生不达标,他们通常是不会给客人提供这类筷子的。他们酒店所使用的是专门定制的印有酒店标识的餐

具,一则卫生上有保障,让客人吃了放心,二则提高了酒店的整体档次。另外,餐具上印上标识还可以作为酒店的隐形广告进行对外宣传。

久禁不绝在于打击不力

看似白白净净的一次性筷子,高级一点的还用塑料外包装包裹着,这样的筷子真的干净卫生吗?食品卫生专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许多人都知道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破坏环境,但或许您还不知道,一次性筷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毒物质,会随着人们进餐而进入体内,极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损害消化功能以及导致重金属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一次性筷子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习惯性的被称为是“固态制作法”和“液态加工法”。前者是用硫磺对用来制作筷子的深色劣质木材进行熏蒸漂白,使其看起来“白净卫生”。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而二氧化硫的特性就是在冷却的过程中凝固,进而残留到木材纤维的缝隙当中。当人们使用这种一次性筷子用餐时,二氧化硫会随着空气的流动凝固至呼吸道,导致咳嗽、哮喘等呼吸

道疾病的发生。“液态加工法”是通过氯气或是双氧水对木材进行漂白。氯气的吸入,容易造成人体内的胆结石,以及包含一级致癌物质二恶英。这类残留在筷子中的有毒物质经放大镜观察,就像是有无数只猴子,所以人们称其为“猴毒”或是“骷髅头”。

其实,几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就已经认识到一次性筷子的危害性,但收效甚微。

“有需求就会有生产”某餐馆经营者说。“有许多顾客就是喜欢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

还有分析认为,监管部门大都只强调“禁用”,而没有从源头上杜绝“禁产”,一旦打击势头减弱,需求量增加,一次性筷子就会“卷土重来”。

《条例》实施多数市民不知情

针对《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情况,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购物途中的几位市民和商场中的售货员,除两位表示之前好像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有“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报道外,其余大多数市民均摇头表示不太清楚。不过,还是有不少市民向记者谈到,从环保的角度讲,他们也不赞成使用一次性筷子。

在宝塔区四中附近的一家包子店,老

板向记者讲述了他得知“禁令”后的体会:“不用一次性筷子好啊,其实那个筷子不干净、不卫生。现在不让用了还节省了我们买筷子的钱呢。你看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咱们平时用的这种竹筷子。”店主指着桌上摆放的竹筷子向记者说。

加工出售摊点较为隐匿

有用就有卖,有卖就有产。既然还有餐馆提供一次性筷子,势必就有出售筷子的商家,那么,他们在哪里呢?

在走访中,记者在位于东关百米大道的一家餐馆前“偶遇”了一位推着自行车叫卖塑料袋的中年人。问他批发不批发一次性筷子?回答:不批发一次性筷子,国家不让卖。但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他还是透露了出售一次性筷子的地方——卖调料的摊点通常都会有。

随后记者来到东关东胜蔬菜批发市场,询问了大门入口处的一位商家:

记者:“这个市场上有批发一次性筷子的吗?”

商家:“有,就在那边卖调料的门市里。”

来到一家卖调味品的摊点,记者看到货摊上除了摆放各类调味品外,摊点四周货架上堆满了一次性纸碗、一次性纸杯、餐馆用的小卷卫生纸和一次性的塑料桌布,并没有很明显地看到一次性筷子。当记者问是否有一次性筷子出售时,老板先是说没有,随后记者说家里“过事情”要用,老板很快就从被很多调料压着的袋子里掏出了几把一次性木筷子递给记者。当问及筷子的具体进货渠道时,老板只是说有人给他们送货,其它细节不愿过多透露。

记者走了几家摊位,都得到相似的回答,摊主们似乎都知道国家不让出售一次性筷子,但或许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都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出售一次性筷子,并且都避而不谈筷子的具体来源。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科室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按职责范围,这事不归他们管,一次性筷子的问题,应由另外一个科室负责,并向记者提供了联系电话。但截止发稿,记者多次打电话,始终未能联系到该科室的工作人员。

新闻推荐

完善规划审批管理强化招标投标监督全力打造安全、优质、廉洁工程

本报讯(记者李江峰)2月2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岚在相关部门陪同下,深入榆林市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就工程建设领域政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进行认真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曾岚一行先后来到黄蒿洼...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禁令实施十日一次性木筷难说再见 ●高翔/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