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走进白于山区

来源:榆林日报 2009-11-07 13:44   https://www.yybnet.net/

用心交流

记者进村入户

采编互动

图/苗 壮文/刘晓丽

走进

走进山区 感受巨变 记录永恒

白于山区

本报“走进白于山区”采访组一行6人历时4个月,顶着酷暑的炎热、忍受盘山路的晕头转向、排除蚊虫叮咬的骚扰……坚持穿行在定边、靖边、子洲、横山的白于山区里。41个乡镇,160个村庄,6000里路云和月,彷如梦境般飞逝而过。我们一路走来,挥洒汗水,耕耘不辍,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篇篇体现“三农”情怀的稿件……悄然活跃在《榆林日报》上。

白于山里,千沟万壑,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多少年来,因为缺水、交通闭塞、电力供应紧张而异常贫困。我们潜入其中,打开了一扇久封的窗,让榆林人民看到了山区农民崭新的生活:一条条柏油马路来到了家门口,一盏盏电灯照亮着你我他,一部部手机腰上挂……

山里变化太大了!你瞧,在定边王盘山乡,有一户人家住在大山深处,拉电线成本太高,居然用上了太阳能;在魏梁,也就是榆林海拔最高处,一户人家正在修建楼板房,家里设计一应的现代化,太阳能热水器都上了房顶;在砖井镇的文化活动室里,两个农民竟然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编成了现代的话剧;在贺滩,一农民家里简直成了新型农具的百宝箱,锄地的、收割的,一应俱全……

谈起变化,不得不说的白于山里的水。天上降水少,地下水又含氟,长期以来困扰着这里的人民。而如今,这里每家至少一口水窖,200平米的集雨场,院子里养起了花,种上了蔬菜。这里的人们还有着惊人的智慧,你肯定不会想到,定边姬塬镇上新修起来的文化活动广场,居然还是集雨场。平时的午后,三三两两的农民来这里交流、玩牌;下雨天,这里又成了绝佳的集雨场。

可夏天降雨太少了,眼看着农民家水窖的水就要枯竭了,我们的心也跟着纠结。7月下旬,终于下了一场普雨,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地爬起来,径直走到水窖前揭开看:水就要到井口了,我们欣喜地欢呼着,分享这份有水的喜悦。

“有雨了,就离丰收不远了。”一位老农高兴地感叹道。是啊,丰收了,荞麦就能多收三五斗了。

定边白于山里的荞麦垎捞最好吃了,你看看照片上我们记者的吃相你就知道了,你一碗,我一碗,一碗还不够,再来一碗。冬暖夏凉的土窑洞也最让人怀念了,炎热的夏天进去,好像一下子进了一个大冰箱,睡着无比的舒服……

白于山的人,白于山的水,白于山里的传说,白于山里的巨变,都让我们感动、激动、自豪。

我们锵锵6人行,用汗水、坚强、智慧、团结、有爱,描绘了一幅榆林白于山全景画,我们将从这里向更远的理想出发。

时光如梭,烈日炎炎的夏天转眼间就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天,报社的三大系列报道随之也落下了帷幕。出发前空白的红旗上,现在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签名,记录着、见证着我们走下的每一个脚印。

白于山区人文影像

足迹

互动

新闻推荐

中行榆林分行请社会监督员给服务“挑刺”

中行榆林分行请社会监督员给服务“挑刺”本报记者刘建坤吴杰报道为全面促进和提高文明优质服务水平,充分借助和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中行榆林分行从榆林市各界聘请了15名社会监督员,担任文明优质服务...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虎年挂历出炉2009-11-07 13:43
评论:(走进白于山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