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观看文艺演出,喜悦挂在脸上 榆溪坊水上秀场演出现场(资料照片) 神木市文化馆少儿绘画活动
文图/本报记者 杨晓慧
核心提示
文艺晚会、戏曲小品等文化活动从室内剧场延伸到文化广场;社区文艺小分队、文艺爱好者从观众变成“主演”,自主烹饪着“文化大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社区还是广场,清音雅乐不时萦绕在榆林人民群众的耳畔。
“过去农闲时只能看电视、拉家常、打麻将,现在村里有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农闲时可以跳跳舞、看看书,日子过得充实多了。”米脂县城郊镇官家湾村村民马彩琴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榆林大力发展文化惠民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春节晚会、沙地音乐节、诗歌会、榆溪坊水上秀场……密集的文化活动,让榆林市民一年四季乐享其间。
“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画面、听到的歌曲,如今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这种感觉真好!”这是广大市民在乐享文化生活后的切实感受。
据统计,仅2013年,全市各级文艺团体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800多场。2015年起,榆林市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每年购买880场优秀剧目下基层演出。自2016年起,演出场次逐年增加。
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举办,榆林市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新提升工作,推出《大漠红柳》《杨家城传奇》等一大批体现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并开展了“十一艺节”文化惠民晚会、优秀剧目展演、“我要上社区春晚”选拔大赛、榆林好声音演唱会、陕北新星嘉年华、陕北民歌颁奖晚会等100多场群众文化展演、展览、展示活动,观看、参与、参演人数达50余万人次。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榆林市着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等工作。2012年,投入1828万元将市级及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2013年,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率达100%。其中,神木文化馆免费开放列入省级示范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平台。
2015年,“榆林市古城六楼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6年,榆林市在古城步行街、榆溪河生态长廊、中赢文化广场和子洲、清涧县等地组织开展了多场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开展国家级文化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自2015年8月以来,榆林文旅榆溪坊水上秀场共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21场,演出类型包括综艺晚会、歌舞剧、民歌会、话剧、交响乐等,其中“歌从陕北来”“蒙汉歌会”“飞出黄土地的声音”等已成为榆林知名品牌,极大地推动了榆林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7年9月15日至10月5日,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在榆林举办。本届艺术节参演剧(节)目达37台,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歌剧、舞剧、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在榆林演出29台。音乐剧《余子俊》、眉户剧《陕北人》、晋剧《母殇》3个优秀剧目获文华奖,《一路踏歌》《火塔塔》《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等7个节目获群星奖。
全市各级文艺团体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800多场。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每年购买880场优秀剧目下基层演出。
自2015年8月以来,榆林文旅榆溪坊水上秀场共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21场,极大地推动了榆林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7年9月15日至10月5日,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参演剧(节)目达37台,其中在榆林演出29台。《余子俊》《陕北人》《母殇》3个剧目获文华奖,7个节目获群星奖。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艾绍辉报道2017年以来,榆阳公安分局在“三打击一整治”专项斗争和“秦鹰”专项打击行动中,深入研判,持续发力,破获多起入室盗窃案。3月15日,民警经过视频侦查将流窜入室盗窃作案的贵州沿河...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