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杜海斌 刘斌飞报道 米脂县搭建起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五个平台”,让众多米脂本土企业家登台“唱大戏”,让民营企业成为撑起米脂经济半边天的“顶梁柱”。目前,全县民营企业达到320户,个体工商户达到了4045户,全县从业人员达38311人,完成总产值119413万元,同比增长24.5%。初步形成了防寒服加工、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冶炼铸造、汽车运输、餐饮商贸等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降低创业门槛,搭建政策平台。县上对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全部放开,实行“敞开城门,放水养鱼”策略,积极吸纳外来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创业;投资不论大小,一律同等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市、县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新办民营企业一律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办企业在批准建设期内,一律免除县级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
企业实施产品和技术创新,凡被授予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荣誉的企业,根据品牌的含金量程度,给予2—50万元重奖;并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将有偿提供企业用地,政府将成立专门的项目协调班子,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报批、土地审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搭建融资平台。县中小企业促进局积极发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纽带作用,增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渠道,完善银行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对接平台,县内各金融机构积极设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部门,全面推行简约式贷款,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简化放贷程序和效率。积极鼓励和扶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健全和完善资产评估体系,推广“公司联保”“联户担保”等担保形式,规范和引导民间信贷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就业平台。县上鼓励私营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民营企业聘用米脂籍高校毕业生的,县政府在1—2年内,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在公益性岗位开发基金中给予工资性补助,并无偿对企业用工开展岗前培训。对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除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县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外,三年内税收留县部分全额返还。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县上推行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制度,并优化政务环境,在思想上放胆、政策上放开、准入上放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把政府职能逐步向协会转移,由协会约束企业,规范竞争。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全面优化市场环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外来客商利益。
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搭建项目平台。县上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形式地征集各类创业项目和创业“金点子”,组织有关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论证评估,建立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及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推介和开业指导服务,并选择一批市场定位准、投入成本少、经营风险小、投资见效快的小企业经营项目进行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随着县上增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激发了一大批在外创业米脂籍企业家纷纷返回家乡创业的激情。白飞、孟士忠、高宏返乡投资600多万元,经营闯府宏远酒业公司,使多年衰落的酒厂于去年9月份重新运作,年可生产原酒300吨;孟士贵返乡投资813万元,创办塑料包装公司,生产塑料纺织袋、地膜,年销售收入可达5000多万元;石沟镇返乡农民工张长柱、乔荣普分别创办荣泰养殖场和瑞泰农产品加工厂,年产值近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杜海斌李春报道10月30日,米脂县召开“聚焦米脂,推动发展”新闻媒体座谈会。陕西日报社、陕西广播电视台、榆林日报社、榆林电视台等15家省市主流媒体负责人应邀参加。座谈会上,各媒体负责...
米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