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种植的“三重逻辑”
陆川县九洲江有一条生态红线,该县境内8个镇的九洲江流域主干流和32条支流两岸200米内是禁养区。2014年以来,这里所有养殖场及限养区内污染严重的947家养殖场全面清拆。
大手笔全面治理后,九洲江水质已经提前达标。然而,大量猪场被拆,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一时被迫“断档”,8镇的财税和广大农民增收的出路又在何方?而陆川县曾是广西的贫困县,有贫困村67个,贫困人口达8.6万,且大部分居住在九洲江两岸,扶贫任重而道远!
为此陆川县紧紧抓住九洲江流域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的重大机遇,沿着马盘二级公路和九洲江走向,规划建设13333公顷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并把中药材种植纳入县“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种植经济,破解经济发展的难题。
陆川县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丘宇云解答了这种转型的环保、扶贫及经济“三重逻辑”。近三年来,治理环境污染和脱贫攻坚双重压力倒逼陆川县九洲江流域产业转型升级。而陆川多丘岭,土质适合发展中药材,全力做好生态种植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解决了九洲江治理“堵”与“疏”的矛盾,又有效解决了群众减“养”不减“收”的大问题。她说:“这是绿了青山富了民的大好事。”
生态种植的“转型路径”
为了提高九洲江流域贫困农民参与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陆川县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连片新种植规模3.33公顷以上的,每亩补助300至500元不等;林药间、套作连片新种植规模6.66公顷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其中发展橘红种植的,每亩补助600元;如果砍速生桉改种橘红的,每亩增加补助200元。还对农民实行小额信贷,目前累计发放小额信贷7666户,共计3亿多元。
陆川县还从商标注册、标准化种植等多方面扶持,申报多个中药材注册商标,并已获得了“陆川橘红”农产品地理标志;投入2520万元进行中药材连片种植的自动化、标准化、生态化等方面建设。
当地镇政府向农民租用土地,由县、镇建立乌石镇龙化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农民按每亩每年375公斤干谷标准(折成市价现金)流转土地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每户可获得不低于8%的入股分红。乌石镇副镇长李茂华说,如此算来,农民工获得租金、分红、工资“三重”稳定经济收入来源。据统计,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000公顷,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6666公顷多,66.6公顷以上种植基地6个,6.66公顷以上种植基地19个。其中,橘红种植面积约4000多公顷,佛手346公顷,何首乌353公顷,还有淮山、天冬、沉香、八角等中药材。
种植经济正“开花结果”
刘文金是乌石镇吹塘村人,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几个股东在邻村龙化村成立陆川文金种养专业合作社,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租用当地农民土地66.6多公顷种植中药材,种植佛手达33.3公顷,还有何首乌、橘红等中药材。他聘用10多名当地村民进行除草、施肥、摘果等工作,给予每人每天80元以上的报酬。
3月8日,记者来到刘文金在吹塘村的佛手种植基地,只见一大片佛手树上,开满了花,挂上了果。刘文金告诉记者,佛手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果实,目前佛手的每公斤市价在8元以上,佛手干货的市价是每公斤96元至104元之间。今年大约有80%的树开花结果,按每亩种植80株,每株每年保守估计结果60公斤,亩产量近500公斤,亩产值可达8万元,经济价值十分可观。现在佛手供不应求,全国许多中药材经销商都在玉林抢购佛手。
借助玉林市南方药都辐射带动作用,目前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生态种植经济发展已全面覆盖陆川九洲江流域两岸,形成以龙化666公顷中药材种植专属区为核心的九洲江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北、中、南三个生态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建成,形成一批种养村、“橘红村”,并连成一片,生态经济发展前景一路看好。
中药材收成后,重要的是销售,陆川县依托陆川县电子商务中心、农村淘宝站等“互联网+”网络销售方式进行产品销售,解决中药材销售问题。据估算,中药材每亩年产值可超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也不断增加,今年陆川县8.6万人将全面脱贫,逐步走上生态种植致富之路,九洲江流域8镇的财税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大幅度增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黎保宁)陆川县通过“六化”工作法,建立县、镇、村、户四级***脱贫攻坚台账科学管理系统,规范和细化操作流程,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开展。据悉,该“六化”工作法指的是全程纪实...
陆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陆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