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锋(左一)在指导工人生产走进位于陆川县城的广西陆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只见厂房里一派繁忙:工人们有的忙着开叉车搬运电动机,有的忙着给机器上油漆,有的对着图纸讨论,几名客商正在和董事长朱祖锋谈论业务。朱祖锋说:“‘陆洲\’由小到大,经历了无数艰苦,但我们相信天道酬勤,把工人当作主人,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产品远销全国和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
从工人到企业家,他把员工当亲人
“陆洲”的前身是陆川陆洲电机厂,朱祖锋1984年到电机厂工作,由于好学勤快,很快就掌握了传统电机的生产工艺。2004年,他筹资168万元,租下一个铁锅厂厂房,创办了陆洲电机厂。根据市场需求,朱祖锋和工程师们经过上百次试验,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发动机、水泵、砂泵、粉碎机、微耕机等产品,2009年,他在县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化办公大楼和新厂房。
如今,“陆洲”有一百多名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从公司成立之日起,朱祖锋就把工人当亲人,像大哥一样和他们谈心。为了方便工人就餐,公司开设了食堂;为了让工人午休,公司腾出房间、购置床铺;为了让工人在业余时间可以休闲娱乐,又腾出了500平方米的大厅,作为职工文娱活动室,里面有乒乓球桌和台球桌,还有电视机和音响设备。公司还创办了员工图书阅览室,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还订阅了十几种报刊杂志。
每逢周末或者下班时间,在“陆洲”,总能看到工人们看书学习、打球锻炼的身影。他们说,忙碌工作后,可以适当地休闲娱乐,精神愉悦,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
看到工人离职创业,他很欣慰
小陈是“陆洲”的一名工人,高中毕业后就到这里工作。说起他的收入,他很自豪:“每个月都有三四千元,多的时候还领过六七千元,这在我们当地,算高收入了,公司对工人不吝啬,多劳多得,积极创造有利环境让我们多挣钱。”
小郑几年前在广东打工,由于无技术无文凭,几经“炒鱿鱼”,身无分文地回到了陆川县。他找到朱祖锋说,请你给一个机会吧,我不想失业了。朱祖锋立即答应了,还给他买了各种生活用品,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第一次得到他人这么关心的小郑,为回报公司的“知遇之恩”,如同换了个人,工作不叫苦不叫累,收入也节节攀升,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还找到了心上人。
工人生病、入学困难、家有喜事白事,都会得到公司“及时雨”般的照应,工人无后顾之忧,也更加视厂如家了。今年就业形式严峻,公司不减员不减薪,还安排了6名新工人进厂上班。有工人在“陆洲”学到技术后,离开公司,开起农机店或者买钩机做老板,朱祖锋也很高兴:“他们创业成功,证明我的眼光不错,也说明他们在公司学到了真本事。”
近几年来,“陆洲”先后研发了陆用发电机、船用发电机、船生活污水储存柜、碾米机等,其商标被认定为广西著名商标。事业上了新台阶,“陆洲”人不忘回报社会:大桥镇塘侯村要修路,捐资1.2万元,大桥镇建设天网工程,捐资1.2万元,今年春耕,捐赠了10台微型耕田机给贫困农户……
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特大冰冻灾害,“陆洲”接到20天内紧急向灾区提供1500台发电机的生产任务,这是超出平时生产能力数倍的任务,“陆洲”人没有讨价还价,全厂总动员,开始连轴转大突击,从厂长到普通员工,20天没睡过一个好觉,日夜开工,终于将一批高质量的发电机送到灾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批发电机“陆洲”还降价10%-15%,低于成本供应给灾区。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陆洲”人也获得了众多荣誉。朱祖锋在“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表彰活动上,获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被评为“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十大杰出人物”,2016年,“陆洲”人还获得了广西“五一”劳动奖状。
(记者刘赛通讯员周里涛)
新闻推荐
...
陆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陆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