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抓拍、DNA入库比对、人脸识别、防诈骗智能拦截……科技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公安系统从技术到理念的全面革新。2015年,柳州警方如何将高科技与执法相结合,谋划推进新常态下公安业务工作?对于“龙城公安铁军”来说,是新时期的新课题。
天网工程助力破案
“现在新技术更新的节奏与速度,已不是10年前所能想象的。”老民警廖文如是说。10年前,公安系统就提出了“信息主导警务”,当时还只是一种理念。
仅仅10年,这不仅成为了现实,还成为一种新常态的工作方式。破案模式、侦破手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5月10日下午3时37分,在曙光东路,某单位高管李某某被一30多岁的男子砍伤。据了解,当时李某某与其司机一起在曙光东路步行,行至一门面前,突然遭到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持菜刀从背后袭击,李某某被砍伤,持刀男子行凶后逃离现场。案件发生后,市公安局迅速组成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工作。在天网及高科技破案手段的协助下,去年5月12日晚11时40分,警方在玉林市陆川县将主要犯罪嫌疑人吴某、吴某华、吴某才抓获。“6·27”步步高广场天台非法燃放土制鞭炮事件发生后,警方通过天网及运用指纹识别技术,分别于当年5月30日凌晨1时和4时,在嫌疑人朱某某(父,38岁)、朱某(子,15岁)位于柳邕路六中宿舍的家中将他们抓获。据两名嫌疑人供述,因为某事而心怀不满,他们在市区内燃放土制鞭炮以制造影响。
56小时破获“5·10”故意伤害银行高管案,50小时破获“6·27”步步高广场投掷土制鞭炮危害公共安全案,73小时破获“11·21”公交车纵火案……在天网工程等高科技手段的助力下,警方先后快速破获了一大批影响巨大的重特大案件,仅2014年,市局利用天网工程破获刑事案件近千余起,为保障柳州市经济社会安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科技与执法相辅相成
“技防一上、百姓安康”“鼠标巡逻、探头站岗”……2015年,市公安局将高科技与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以推进基础信息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为抓手,在“法治柳州”建设进程中,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提高公安机关的履职能力。
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鸿翔表示,推进“平安柳州”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柳州智慧城市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发展,全市公安系统将打造统一管理和其他常规模式并行的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同步汇聚,满足实战需要,实现公安工作精细化管理;利用“天网”视频监控的实战功能,充实完善,克服布局不科学、图像不清晰、数据共享难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公安人才队伍建设上,全市公 安系统还将进一步加强教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岗位练兵活动,坚持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新警带教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骨干民警和基层领导干部“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积极拓展从优待警措施,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王鸿翔表示,2015年,全市公安系统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将公安信息化建设推向新高度,走出一条维护一方平安和谐稳定的“数字信息化”路子。日报记者帅君
新闻推荐
9月6日下午3时许,鱼峰警务站民警巡逻至屏山大道太平西街路口时,一名中年男子拦住警车,向民警比手画脚求助。男子说不出话,只是一边指着不远处,一边拉扯民警,很是焦急。民警想到男子可能...
陆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陆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