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件会入选2012年度玉林组织工作十大新闻?根据重大影响、工作特色和公众投票情况,2012年度玉林组织工作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推荐“玉林先锋”统领玉林党建工作走上品牌之路;动真格治庸治懒,让“混日子”、“守摊子”、“保位子”的干部坐不住;建立ISO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体系;举办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市县乡三级党政正职集中轮训实现全覆盖;“农家党校”开辟农村党员培训新阵地;陆川县“一走三问六提高”活动让广大干部变“衣锦还乡”为“服务下乡”;博白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大行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福绵管理区“村务商议团”,让村务更阳光、群众更满意;容县实施“承产业树品牌促双强”工程,倾力打造非公党建示范园区等10项新闻当选。
评选活动从2013年1月25日开始投票评选以来,吸引了广大党员群众踊跃参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热议。据统计,到1月29日投票截止日,共有11.2582万人参与了投票评选,总票数达到78.8074万票。
1.“玉林先锋”统领玉林党建工作走上品牌之路。经向全国征集和周密评选,玉林市评选出“玉林先锋”党建品牌标识。11月7日,召开“玉林先锋”党建品牌标识发布会,正式发布并启用“玉林先锋”党建品牌标识,向外界提供一个了解玉林党建品牌的窗口,标志着玉林市迈出了运用品牌理念推动党建工作的坚实步伐。
2.动真格治庸治懒,让“混日子”、“守摊子”、“保位子”的干部坐不住。玉林市出台加强领导班子经常性考察工作的办法,及时反馈考察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给“庸懒”干部敲警钟,仅2012年就对3个市直部门“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探索改革公务员年度考核办法,实行“不换状态就换人”或“有错与无为问责”,得到中央组织部肯定。2012年,在全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玉林市满意度居全区第1位;在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玉林市满意度由2011年全区第5位跃升到2012年全区第2位。
3.建立ISO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将ISO9001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运行机制,促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全市15个试点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级认证机构认证审核。同时,开发了ISO9001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党建工作过程监控、检查、指导、督促和考核的“一体化”。
4.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度体系。玉林市出台“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形成“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的良好格局,开创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党建工作有力地助推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自治区党委领导先后对玉林市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5.举办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市县乡三级党政正职集中轮训实现全覆盖。12月4日,举办玉林市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全市150名正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各县(市、区)也先后举办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对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实现了全覆盖。
6.“农家党校”开辟农村党员培训新阵地。玉林市根据农村新形势和党员群众新需求,探索建设“农家党校”4221个,将培训课堂设在党员群众的家门口,改变过去“大呼隆”的培训方式,开辟了一条适应农村党员大培训需要、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全市“农家党校”举办各类农村党员培训班3.8万期,有效破解了学习时间难集中,培训方式难灵活,培训质量难保证,基层党校难覆盖,部门资源难整合,党员作用难发挥等“六难”问题。
7.陆川县“一走三问六提高”活动让广大干部变“衣锦还乡”为“服务下乡”。陆川县在“一走三问六提高”活动中,以乡镇、村(社区)为单位成立了14个回乡工作组和164个回村工作队,带着调研课题、信访积案、资金项目回到原籍服务,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探索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全县回乡干部为民办实事5.7万件,排解矛盾纠纷884件。
8.博白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大行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12年5月,博白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大行动”,在推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夯实基础、打造品牌、转变作风等方面攻坚,实现了“100%的后进党支部转化,100%的一般党支部提升,100%的先进党支部巩固扩大”的目标,并涌现出一批“五星级”党支部。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周新建部长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此进行调研和专题报道。
9.福绵管理区“村务商议团”,让村务更阳光、群众更满意。福绵管理区将“村务商议团”设为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发挥村民代表会议作用,代表村民议事、评事、定事,促进村务公开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转变,由单一的“结果公开”向“过程和结果同时公开”转变,村务管理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让村务决策更科学、更阳光,群众更满意。此做法成功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优秀地方新政”,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10.容县实施“承产业树品牌促双强”工程,倾力打造非公党建示范园区。容县在经济开发区开展“园区土地征管、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战,开展“品牌战略”和设立“一号二区七岗”等活动,为园区非公党建工作定标引航。在园区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82个,覆盖入园的136个企业,打造了“区城共建、党企同行”和“党企心连心、创业手拉手”的亮丽名片。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中国基层党建网》等媒体宣传报道了容县的做法。
新闻推荐
...
陆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陆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