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陆川新闻 > 正文

石窝镇的“活雷锋”: 陈茂华义务修路二十载

来源:玉林日报 2011-03-18 09:28   https://www.yybnet.net/

  “我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义务修路是一种美德,也是把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这是我们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职责啊!”

在北流市石窝镇乃至广东化州文楼樟平,陆川县乌石镇黎洪、沙坡镇龙湾,远近30多公里的大地上,每当提起陈茂华老人的名字,人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连声夸他真不愧是当代的“活雷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义务修路 

陈茂华是北流市石窝镇沙田村沙里根人,这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已79岁高龄。20世纪80年代初,他见村里的机耕路破烂不堪,影响群众出行和运送东西,就开始了投身义务修路的行列。1987年,陈茂华所在的沙田村沙里根村民小组通往大塘的机耕路,大约长1000多米,是该组群众到大塘冲耕作和运送东西的必经之路。由于长期遭受洪水冲击,路基破烂不堪,整条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无法行走。见此情景,陈茂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想方设法修好路,解决群众出行难。他当机立断,扛起锄头、锹铲和粪箕等工具,自己一个人对路进行填土和开挖水沟,使路越来越好走。群众见他一直这么风雨无阻地坚持修路,即使在冬日的严寒里也从不间断,方便群众出行,都称赞他是“雷锋式的共产党员、群众的贴心人”。

带病修复水毁公路保畅通 

2010年7月,北流市石窝镇连续降雨10多天,造成山洪暴发,公路塌方严重,石窝至煌炉公路出现多处塌方,造成车辆不能通过,交通一度中断,沙田村扶冲组公路一处塌方将近50立方米,过往行人、车辆难以通行。陈茂华知道后,不顾自己患病在身,立刻带上工具到塌方处,用铲一铲一铲地把堆积如山的泥土运到其他地方,过往的司机和群众见到这么一个将近80岁高龄的老人在清除崩塌在公路上的泥土,无不为之感动,也纷纷加入到铲泥行列,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公路中间开出了一条小通道,行人和摩托车可以通过了,但陈茂华见大型车辆仍无法通过,又继续清除泥土,干了大约1个小时,只见他连人带工具一起摔倒在路中间,路过的摩托车司机立即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老人家已脸色苍白,大概是累坏了。

让雷锋精神代代传 

2010年12月,正是农村建房和建设其他工程最繁忙的季节,也是各种车辆运料最多的时刻。在石煌公路关塘上下坡路段,撒落在公路的石碴等各种杂物大约有1500多公斤,严重影响过往车辆行驶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茂华见此情景,立刻拿来工具,赶到关塘岭路段,把撒落在公路上的石头、石碴等杂物,用斗车一车一车地运走,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终于清理完杂物,确保了车辆的安全行驶。

陈茂华热心公益事业,义务修路二十载的事迹在石窝大地上传颂着。群众见陈茂华老人已年逾古稀,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但他却还在为群众义务修路,都劝他不要干了。他爽快地说:“我能够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义务为群众修路,这是我们老一辈学习雷锋精神的一种行动和心愿。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下去,是我们老一辈义不容辞的职责啊!”

新闻推荐

环保产业园“漂绿”工业污染

2016玉林环保世纪行,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陆川县九州江上游流域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园(以下简称陆川产业转移园)让记者观察到玉林市对涉水涉污工业企业环保治理思路的一个重大...

陆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陆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陆川做强桑蚕产业2011-04-01 05:08
猜你喜欢:
评论:(石窝镇的“活雷锋”: 陈茂华义务修路二十载)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