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知榆林县名,是在早年所读的教科书《农业常识》上,那时只知它属于陕北的“长城沿线风沙区”,查地图得知,这沙区自西南至东北,依次为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榆林位居其中,身处关中的我,便萌生去那里看一番究竟的想法。
这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1982年10月下旬,因《陕西工人报》即将复刊,我奉命去陕北联系副刊作者,先飞延安,再转车赴榆林。出发时,西安还是小阳春,早晚尚属“嫩寒”,但到了霜威出塞早的榆林,已是严寒了。初来联系副刊作者,自然要到榆林报社以求协助。一位副总编热情接待了我,寒暄中,他先谈起了榆林,谓我初到此地,这里有无定河,随之脱口而出:“可怜无定河边骨”,说完戛然而止,微笑看着我。我知道,这是文人的雅兴,他说前一句,意思让你接说下一句,若能接上,则视作“同好”,谈锋便健,若接不上,那谈话的效果便可能打折扣了。我说,来榆林,从绥德一路便见了无定河,遂想起了唐人陈陶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真是感慨颇多。总编听罢,朗声大笑。谈完工作,他又向我推荐,榆林古称上郡,第一名胜便是镇北台。
镇北台是古长城之高台,气势宏大,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该台在榆林北郊的红山之巅,高三层,外砌以砖石,南额题刻“向明”,北额题刻“镇北”,为明万历时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主持修筑。这是御敌守边的军事要塞,遇有兵警,守台者即刻在台上燃起烽火,以调集附近驻军前来应战。在此便可见古战场的大略。秦代蒙恬修长城,不就是在这里么?
登台四望,雄悍——呈现出大漠之桀骜;要塞——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人李华《吊古战场文》中之情景活然而现:“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此古战场也。
今我来此,满目黄沙,几无绿色,古台虽在,古长城却只剩下了几个墩。城体呢,皆被风沙剥蚀,颓了,残了,黯然消失了。君不见榆林北城墙,不是被黄沙掩埋至半腰了么?心中怎能不五味杂陈。时在正午,忽然风起云卷,四下昏然,看那太阳,便是古人所谓的“惊风飘白日”“日瘦气惨凄”。
几年后的一个六月底,我又出差到榆林,见到一片孤城,城外榆溪河两旁麦子尚未收完。那麦子长势很好,遂作想,麦子长得好,可见土是沃土,沃土可长庄稼,而紧邻榆林城西的西沙,百十平方公里,一眼望去,便是黄沙莽莽,颇为抱憾。晚上榆林歌舞团举办七一晚会,观看了王向荣他们的演出。歌皆陕北民歌,超然;舞蹈也是《踢场子》《二人抬》等,怡然。我深感到塞上文化之魅力——卓然。再上镇北台,但见黄沙漠漠,植被稀疏,偌大的西沙仅有一座四层楼,那是治沙研究所的。听那里人说,楼下的七十二米处,仍然是沙。教人不能不佩服建筑者的智慧,亦心痛沙进而人退。当时陕北人民是在努力治沙: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发展水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人定胜天和天定胜人在这里缠斗。大风起兮,沙子打得人眼不敢睁,打得脸上生疼。便想李华“惊沙入面”绝非妄写。也想起这次来榆林,车过米脂县,县北部紧靠榆林的山丘北面,已披上黄沙,一片苍凉,这就是流沙南侵,心中便隐隐作痛。流沙流沙,无蚀我土,厚德之土蚀之,怎有禾黍?流沙流沙,无蚀我绿,无有生命之颜色,生态失怙。
嗣后三十年,2019年8月初我又到了榆林,知道榆林人民治沙之壮举,治沙之成就,治沙之奇迹,非惟人进沙退,更有了荒野变沃野之壮心,沙漠变沃土之大智。在火车上,我惊奇地看着那些扑面而过的楼群,以为快到榆林站了,列车员却说还未到呢,又是楼群楼群,到视野开阔处,真正见到楼群林立之处,就在西沙,车到站了。西沙的变化太大了,教人如幻如梦。我不敢相信昔日那荒漠西沙竟然冒出了这么大的城建格局,楼城下全是几十米深的黄沙呀,而且道路纵横,车水马龙,正是现代化繁华的城市,与老城和而谐之,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从名城加雄城的升华。傍晚,华灯初放,光明一片,我沿街漫步,有意摸了一下道路绿化带和一处小菜圃的泥土。两指一搓,还是泥土加细沙。这便是沙呀,沙上有了植被,便又孕育了生命的颜色。
翌日上午,天朗气清,再登镇北台。扑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没想到大漠变大野,大野着大绿,大绿呈大美。这是千年荒漠向沃野的转变,是陕北人民战天斗地的杰作,是盛世应运而生的奇迹。绿色如此快速延蔓,相信地图上标有这里小黄点的沙漠标志的消失,当不在远日。地下每平方公里,蕴藏着十亿元的财富,地上竟又是这番奇迹。这是石破天惊,是天人合一,亦或是天翻地覆?说不准,也看不透。但这就是魅力榆林,大美榆林,神奇榆林。昔日范公仲淹守延安,有“塞下秋来风景异”的《渔家傲》词,我今观塞上榆林,神怡之至,心旷之至,惊叹之至,销魂当此之际,不有诗作,何伸雅怀。遂成《渔家傲·登镇北台》云:地阔天高红日照,登台四望绿延袤。崛起雄城高格调。人谋妙,沧桑巨变挟天道。大野换装春意闹,“毛乌”沙漠行销掉。今古无双奇迹造。呈祥兆,临风喜赋《渔家傲》。
新闻推荐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靖边县青阳岔镇高石崖村发挥当地传统种植经果林的优势,引进适宜高原种植的优良“仙桃”品种,发展林果...
靖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