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孩子们讲解旧时的灯笼
文图/本报通讯员张庚
在靖边县城东制管厂巷内,有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小型农耕民俗博物馆,馆内目前藏有4000余件农耕“古董”。从2015年3月创办至今,该馆已接待了2万人次游客免费参观。
这个农耕民俗博物馆是由靖边县文广局普通职工刘名山个人创办的。他通过自筹、借贷等方式先后累计投资50多万元,收藏了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陕甘宁蒙晋乡村生产生活用具30多种、4000余件。
“许多老物件已经在普通农户家中消失了。”刘名山说,党的十八大后,他感觉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适逢榆林提出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他就计划着退休后跑遍周边乡村收集过去的农耕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办个农耕博物馆。彼时,适逢他的工作从新闻行业调整到文化行业,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开始,他跑到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陕西省内上百个村庄,收集购买了现在的这些馆藏物件。
虽然资金紧张,但刘名山一直在省吃俭用多方打听收集一些馆里没有的农耕老物件。刚刚过去的4月份,他又花了160元从农民手中收了一个石夯,“这个东西过去打坝用,后来当地人用来盖房子打地基,现在都机械化了,石夯退出历史舞台了,我是打问了好久才收到的。”
仅有400平方米的农耕民俗博物馆现在主要面向县内的学生以及慕名前来了解陕甘宁蒙晋农村普通群众日常农业生产生活用具的社会各界人士,目前已接待2万多人次参观,为靖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全域旅游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农耕民俗博物馆可以让青少年和陆续步入社会的90后直观地感受到,过去那个年代普通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精神,感悟到幸福生活都是一代接一代奋斗出来的,要懂得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辛勤工作,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创造者和亲历者。”刘名山说。
新闻推荐
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制油项目职工安装原煤仓设备(资料照片)。本报记者高苗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顾榆林能化基地建设20年历程,发展理念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推动着能化基地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