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靖边新闻 > 正文

盘活撂荒地 荒田变宝盆 ——靖边县苏家湾村多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来源:榆林日报 2017-11-17 09: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宋炜

近年来,面对外出务工人口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存在土地撂荒现象等情况,靖边县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在辖区内的苏家湾村,通过试点土地改造升级、成立土地托管合作社、组建农机服务队等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让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农民的致富田。

聚散为整 奠定发展基础

苏家湾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常住76户280人,外出142户546人,占总人口的66%。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杜虎斌说,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公平,苏家湾村将全村所有的耕地、林地、荒地依山随沟全部划拨到户,因此,农民零散地块多,不便于管理和耕作。“比如村民韦光东家就有位置、自然条件都不同的地块多达16块。”他说。

2011年起,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耐心细致地向村民宣讲农田改造的好处。在苏家湾村的赵虎坬、苏家湾两个村民小组开展试点,打乱原有地界,分步实施了土地改造项目。先后累计将原先的1700亩坡耕地改造成为1100亩宽幅梯田,并根据每户村民参与土地改造的面积,按比例将改造后的田地重新公平、合理地分配到户。“这样一来,看似大家名下的土地总量少了,但每户分到的都是整块梯田,大大提高了耕作的便利性,也为土地托管打下基础。”杜虎斌说。

土地托管 紧跟发展潮流

仅仅是土地改造,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对于不少已经在城市里“落地安家”的人来说,已经无力再回乡经营土地。但好好的、投入了巨大代价、有望成为高产农田的田地,就这样被闲置,令人心疼。

怎么办?

2016年,一个新名词所代表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传到了地处白于山区腹地的五里湾——土地托管。

“刚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并不愿意雇用别人来管理自己的土地。”杜虎斌说,这些人主要有两方面的顾虑,一是担心把地承包给别人,如果遇到土地征收等事项时会对自己的权益造成影响;二是如果按照以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生产方式,从这些旱地上得到的收益连托管费都不够付,担心亏本。

面对这种情况,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们一方面向村民们积极宣传政策,另一方面组织部分有现代农业发展意愿和经验的村民,成立了山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用合作社垫付的方式,拿到了土地经营权。之后,中心将苏家湾村确定为全中心旱作农业示范区,先后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覆膜穴播免间苗谷子种植等试验示范项目。同时,中心组织赵虎坬、苏家湾两个村小组组建了自己的农机作业服务队,每队配置拖拉机3台,旋耕机、覆膜机、犁各3台,除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外,中心为每台拖拉机再补助5000—10000元。就这样,两个村小组的64户农户通过合作社联合成了一个整体,互助合作,托管服务,走上了一条农产品统一播种、统一覆膜、统一耕作、统一收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当年,苏家湾村试种的100亩全覆膜穴播免间苗谷子大获成功,平均亩产达到894.6斤,创造了靖边县山区旱地谷子的亩产纪录。每亩纯收入达到2450元不说,谷子秸秆还为牛羊提供优质饲草。

群众肯定 发展后劲十足

群众的态度是检验一项工作的最好标准。“今年,所有去年由合作社代缴托管费的群众,全部要求自行托管。”杜虎斌笑着说起了今年的情况。

2017年,靖边县委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中提出了“三特”大讨论,即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要认真研判自身特点是什么,如何将自身特点培育成特色产业,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将特色打造成特殊核心竞争力,以核心竞争力为基层脱贫提供产业支撑和脱贫实力。按照这一部署,苏家湾村党支部经过认真研判和充分吸收村民意见,确定将小米作为本村的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壮大。

今年,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以苏家湾村为中心,辐射带动王渠则、新城等相邻镇村,覆膜谷子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0亩。合作社制作了“白于山”牌香谷米包装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16年,苏家湾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2340元,如果与2012年相比,是整个便民服务中心增幅最高的。今年谷子的市场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农民今年又将有个好年景了。”杜虎斌自信地说,这曾经的荒地,如今已实实在在变成了致富宝盆。

新闻推荐

贫困户谷锦玉:小红葱种出红火日子

文图/本报通讯员曹晔红葱是陕北各色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眼下正是陕北红葱的收获时节。10月23日,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贫困户谷锦玉正在地里忙着挖葱,一排排整齐的葱苗翠绿挺拔,还没走到跟前就已...

靖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7-11-09 09:42
猜你喜欢:
退而不休展风采2017-11-11 09:42
评论:(盘活撂荒地 荒田变宝盆 ——靖边县苏家湾村多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