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靖边新闻 > 正文

技高一筹 ——榆林市科技扶贫创业能手风采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7-11-03 14:4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整理

编者按:

近年来,榆林市科技特派员扑下身子深入贫困村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他们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农民产业技能培训为抓手,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创业服务,带领贫困户迈向致富路。近日,榆林市表彰了9位“科技扶贫创业能手”,本报现展示他们的风采,以期激励更多扶贫干部。

武治兴:科技脱贫奔小康

武治兴是陕西省和榆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去年以来,他先后被下派到榆阳区补浪河乡那泥滩村和上盐湾镇清泉办事处石窑坪村任“第一书记”。他在开展***的同时,带领农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同步发展的道路。

那泥滩村地处风沙草滩地区,多年来,农民种植结构单一,养殖效益不稳,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驻村以后,武治兴帮助贫困户成立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从甘肃张掖引进西门塔尔牛37头。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宁夏引进中苜3号紫花苜蓿新品种,采用微喷灌技术建立优质高产试验示范田130亩,从吉林引进金岭17号青贮玉米新品种,建立试验示范田70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争取政府农机补贴的基础上,购置了玉米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机具21台,为全村种植业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

石窑坪村地处丘陵沟壑区,武治兴协助村里修建了村卫生室,为全村引进种植了黄芪、大扁紫花、苜蓿和富硒谷子510亩。村里5户贫困户每人种植黄芪2亩、大扁杏2亩,武治兴帮他们申请了扶贫贷款,并帮助贫困人口申报就业岗位,为贫困户学生落实教育帮扶资金。

在做好科技扶贫的同时,武治兴积极争取项目,帮助两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武治兴配合乡村干部为那泥滩村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650万元,建立高标准农田5000亩,打灌溉井99眼,铺设输水管网41公里;硬化生产道路5公里。武治兴为石窑坪村争取扶贫项目资金65万元,改造了村委会办公环境;硬化了生产道路2公里;修建了人饮井和灌溉井,新增水浇地70亩。

在科技扶贫和整村推进的同时,武治兴帮助两个村制定了《2016~2018年脱贫攻坚规划》。那泥滩村通过发展养殖业,计划在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石窑坪村通过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集体经济,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脱贫目标。

曹源:科技创新助脱贫

曹源现任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是榆林市聘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派驻鱼河镇寺伙沟村。几年来,她不断创新服务,帮助寺伙沟村发展成为“全国设施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村”。在寺伙沟村的辐射带动下,榆阳区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488亩增加到现在的2.2万亩,栽培品种由20多个增加到288个,棚均产值由0.4万元提高到3万多元,688户贫困户依靠设施蔬菜精准脱贫。

提升业务素质,在服务方式上有了新思路。曹源不仅自己热忱地为农民服务,还积极传、帮、带其他下乡干部,使13名干部被聘为科技特派员,投入到26个行政村从事设施蔬菜产业,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示范点上当好政策的宣传员、项目的协调员、技术的推广员、产品的销售员,多角度地精准为农民服务。

破解发展瓶颈,在规模建设上有了新进展。寺伙沟村是移民贫困村,地少人多、农业基础差、产品缺乏竞争力。曹源带领78户村民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83座,建成标准化水果基地310亩,年产反季节蔬菜1800多吨,年产值540万元。在工作中,她先后破解嫁接、防寒、防病等多项技术难题,让设施蔬菜成为产业扶贫的主抓手。

引进优良品种,在提质增效上取得新突破。曹源引进名优甜瓜等100多个新品种,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15项新技术,自选研究的《陕北风沙滩区芝麻香瓜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2016年该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选准典型农户,在产业扶贫上有了新方法。曹源带领上盐湾镇寨洼村依靠科技致富,推选了5名***示范户,引进试验8个蔬菜葡萄品种,示范推广高垄地膜栽培、绿色防控等4项技术,年召开集中培训会6场次260人,外出观摩2次23人,实地咨询及答疑艰难8次,让贫困村在科学种田上有了新起色。

几年来,曹源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陕西省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陕西省最美园艺人”等省级荣誉,“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市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等市级荣誉,群众赞誉她是“农民的贴心人、科技的领头雁”。

郭云峰:科技园区辐射广

1983年毕业于榆林农校的郭云峰,30多年来一直在神木市农技推广中心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2007年被选为神木首批科技特派员,2013年被聘为榆林市科技特派员。

说起近年来科技助农增收的事迹,郭云峰如数家珍。1998年至2007年,他推广了大田露地蔬菜5000亩、日光温室500亩、塑料大棚300亩,改造了老旧温室200亩,总结出多套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在“一村一品”建设方面,2007年至2010年,郭云峰在神木市栏杆堡镇高家沟村推广山旱地西瓜节水栽培技术,全村种植面积500亩,应用了深沟覆膜、配方施肥等技术。2007年至2009年,他在马镇镇合河村探索枣林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及综合经济效益,试验种植面积200亩,春种豌豆、秋套萝卜,实现枣树增产15%,豌豆亩产300斤,萝卜亩产4000斤。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2008年至2009年,郭云峰在神木市麻家塔、尔林兔、中鸡等乡镇共同建设“一池三改”农村沼气池600座,通过认真施工、实地培训、现场指导,所建沼气池产气率高达90%以上。

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等方面,2008年至2010年,郭云峰实施了瓜菜、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瓜菜新品种30余种。2010年至2013年,他实施试验示范设施果树项目,引进油桃、葡萄、樱桃等品种20余个,油桃、葡萄当年定植,次年80%挂果,推广面积200余亩。

2013年,郭云峰主导创建了神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014年创建了神木市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他针对神府矿区搬迁到园区的1200余人进行产业对接服务,重点开展技术指导、创业训练等相关培训。此外,他还采取扶持贫困户养殖创业和企业雇佣等形式,累计实现脱贫致富28户87人。他还建立了18个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联系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促进园区科技成果转化。

郭云峰主导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次承担了市、县有关科技试验、研究项目,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特色的先进农业集成技术,如有机质无土栽培、利用温室膜面集水、室内灌溉节水、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蔬菜嫁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神木市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武子生:“土专家”趟出科技扶贫路

57岁的武子生从小生长在黄河岸边的佳县武家峁村,红枣是当地群众世代相传的主导产业。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他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红枣管理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帮助枣区群众脱贫致富。

武子生18岁起就担任村干部,带领群众大栽枣树,使全村1600多亩耕地变成了枣林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枣专业村。近年来,当地雨水逐渐增多,春夏虫害和秋季阴雨霉烂成为红枣生产的致命天敌,武子生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2013年初春,枣叶刚刚萌芽,谁也没有察觉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虫害正悄然而至,当地一种新的病虫——绿盲椿威胁着红枣的安全。武子生第一个发现了这一虫害,并及时告知周边群众,动员大伙联防联治。他首先选择适合的农药和喷洒方法及时进行示范防治,并挨家挨户教会群众防治技术。入秋以后,饱受病虫害肆虐的全县红枣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而老武指导的武家峁村及周边村红枣却获得了丰产丰收。

2014年春夏天气反常,佳县红枣挂果率普遍较低,秋季又遇连阴雨红枣裂果严重。武子生日夜蹲守枣园仔细观察和研究,以独创的修剪、防虫、施肥技术应对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并及时告知周边群众,与大家一起应对,最终战胜各种灾害挑战。当年武家峁及周边村的红枣裂果率较低,平均亩产达到1000多斤。

近年来,针对高龄枣树品质退化、抗灾能力差等问题,武子生采用降低树形、稀疏枝条、测产修剪等方法,并配合适当的施肥和防虫管理,对老枣园进行技术改造,试验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红枣优果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佳县沿黄枣区大力推广该项技术,60多个村实施了红枣降形修剪8万多亩。2015年,该项技术荣获榆林市科技成果奖。

武子生还创办了红枣加工厂,注册了“泥河沟”红枣品牌,创建了“千年枣园”枣业合作社,开通了电子商务,帮助群众解决了红枣销售难题。他还结对帮扶20多户贫困户,帮助大家科技致富。

武子生为红枣生产贡献突出,多次在受到表彰奖励。2015年被评为榆林市劳动模范,2016年被推选为榆林市党代表。

韩志忠:科技脱贫的“土专家”

1963年出生的韩志忠是靖边县庙畔村农民,他注册成立了靖边县兴农种苗经销有些公司,业务遍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河北等地,他的农作物销售业务在周边县区占到整个市场的60%以上。

韩志忠培育出“万丰1号”和“万丰2号”辣椒新品种,获得了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辣椒新品种。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榆林市优秀科技特派员、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靖边县首届拨尖人才,当地人称他为“韩科技”“土专家”。

搞好试验示范,推广适用技术。韩志忠通过承包土地,打造了宁条梁镇百亩科技示范园、沙地后续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先后引进玉米、油料、西瓜、甜瓜、辣椒、钙果等新品种162个,开展试验示范种植。示范基地把风险留给自己,把效益留给农民。

创办经济实体,实现互利共赢。为更好地服务农民,韩志忠筹资注册了靖边县兴农种苗经销有限公司,并在宁条梁、东坑、红墩界镇街面建立了3个服务站点,开展种子、种苗、化肥、农膜等农资营销业务。多年来,他的公司与2000多户示范户签订了种植合同、技术保证合同,坚持跟踪服务,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科技武装头脑,不忘农民兄弟。韩志忠遵循农时季节,几年来举办了辣椒、西瓜等丰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会52场次,培训农民3500人次。举办现场演示、观摩会20场次,参与群众达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同时,他采取进农户面授、下田示范、电话服务等形式,随时随地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服务农户1000多户。

培育特色产业,助推***。去年以来,韩志忠主动承担起宁条梁镇西园则村的扶贫攻坚任务。他结合自身技术专长,免费为全村30户贫困户发放桃树苗6万余株,建成桃子栽培基地200多亩,并承诺免费技术跟踪服务3年。在韩志忠的带动下,周边贫困户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他累计给靖边县5个乡镇的53户贫困户推广栽培晚熟桃400余亩,预计亩产值将达到1.1万元。

李林军:科技扶贫带头人

李林军于2008年创办了定边县白泥井镇助民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2011年创办了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获得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6年被评为榆林市“优秀科技特派员”。他创办的公司201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星创天地。他一直秉承“以试验示范为先导、以调整结构为己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产业脱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示范推广。李林军率先在定边县引进拱棚种植,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带动定边县发展设施农业4万亩,直接参与服务2万多亩。他试验种植辣椒、西甜瓜、草莓、西红柿等果蔬品种80余个,成功筛选出18个适合当地种植的主导品种。

生产服务。李林军带动服务农户3215户,实行“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规划种植、统一育苗、聘请10名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统一指导、统一注册了“白泥井”瓜菜品牌、统一销售。

科技培训。李林军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实施精准培训,加快推进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10年来,他累计培训农民工、家庭农场主等6000多人次,其中外出培训1000多人次。

创业孵化。李林军培育农民创客550人,其中“一星”创客50人,提供全程服务,免费提供试验种苗农资,在每个“一星”创客下设10个“二星”创客,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农资上予以优惠。他孵化大学生创客12人,每年1~6月份,按工作岗位量化薪酬,7~10月份,提供大棚让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合作创业的方式,培养孵化大学生创客。

***。李林军对贫困户实施种苗优惠25%,每户贫困户购买种苗每年最多可补助3000元。他对贫困户实施农资补贴10%,实现贫困村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每年组织农民外出山东、山西、甘肃等地培训,优先选择贫困农户外出培训。2015年以来,他组织农民外出培训1237人,其中贫困户415人。他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每年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0人。

郝哲:潜心农技推广贴心服务农民

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高级农艺师郝哲,长期从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近年来他在横山区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研究开发和指导服务,实现了科技与产业扶贫的精准对接。

引进设施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多年来,郝哲累计引进郝哲累计引进、试验、推广的设施蔬菜、特色水果和食用菌(羊肚菌)主栽品种(菌株)60多个,示范推广棚室设计建造、设施高效种植模式、配方施肥、环境调控、病虫绿色防控以及集约化育苗、嫁接栽培、秸秆发酵栽培、水肥一体化栽培、熊蜂授粉、有机态无土栽培、西甜瓜吊蔓栽培、设施水果矮化密植栽培等新技术20多项,极大地提高了榆林市设施农业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狠抓科技项目的研发,培育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郝哲主持实施了“设施蔬菜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设施水果高效水肥一体化研究与示范”“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羊肚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省市科技项目10多项,获授权专利5项,主导制定了榆林市地方标准技术规范20项。他解决了许多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育了设施果蔬、沙地鲜食枣和羊肚菌等助力***的新型产业。榆林的羊肚菌产业填补了北方风沙区无人工栽培的历史空白,培育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鲜食枣产业克服了榆林红枣品种结构单一、裂果严重、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创新实用技术的培训,推行新型农技服务模式。郝哲特别注重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咨询指导服务,适时举办适时举办“点菜式”培训讲座,将以往培训“他要讲什么农民就学什么”转变为“农民需要学什么他就讲什么”,把主动权交给农民,推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跟踪服务”的农技服务新模式。同时在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坚持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指导,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增强了农民的“造血”功能。他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受训群众2万余人次。

李生光: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李生光是米脂县果业管理中心主任、农艺师、榆林市级科技特派员,从事种植技术服务30多年来深受群众喜爱,被评为榆林市劳动模范,当选米脂县第十八届党代表、榆林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016年,他被派驻到杜家石沟镇石沟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坚持奉献,热情服务浇灌群众友谊。李生光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贫困落后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不怕苦、不畏难的坚韧毅力。驻村以来来,他总是想贫困户所想、急贫困户所急、谋贫困户所需,在充分掌握村情户况的基础上,给村上及每户贫困户制定出脱贫方案,只要贫困户需要,就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专业技能奉献给贫困户,日积月累,贫困户都成了他的“铁干哥们”。

瞄准产业,技术推动创建科技示范基地。石沟村现有贫困户26户、贫困人口84人,其中有兜底扶贫户20户71人。为了帮助村民早日脱贫,李生光引导、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创建果业示范基地,培植科技示范户。他先后编写了《山地苹果管理技术规程》和《葡萄生产技术规范》培训资料,在集中理论培训的基础上,送技术到田间,采取手把手地教、面对面的讲,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村民都掌握了苹果、葡萄生产技术。他全方位指导农户种植葡萄36亩,连片栽培苹果树100亩,建起了标准化的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今年,石沟村葡萄园实现收入39万元,山地苹果园初挂果,实现收入12万元,示范户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熟读政策,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发展。为了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李生光一方面强化扶贫政策宣传,有针对性地将米脂县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到位,使贫困户明白扶持政策,做到心里有数。另一方面,他积极帮助农户对接政府,整合项目资源,充分利用政府扶持苹果产业的机会,引导村民流转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栽植苹果树,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石。在他地帮扶下,村里发展苹果产业的贫困户实现了前三年资金零投入。

蔡延利:依靠科技助农增收

蔡延利是府谷县延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5年她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投资236万元新建了温室大棚及双模出菇棚13座、养菌棚4座,年产近20万菌棒、香菇30万公斤。两年来,她的产品销路顺畅,盈利颇丰。她还不断摸索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成功注册了“窑洞囍”香菇品牌。

蔡延利以合作社为基地,在府谷县多个乡镇培训农户学习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为全县的绿色农业、有机食品保驾护航有机食品保驾护航。近年来,她每年都固定时间开展香菇栽培技术培训,先后培训农民6场300人次左右。

2016年,蔡延利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梨树塔村开展技术推广工作。王家墩山大沟深,石坡石洼居多,属于典型的纯农业乡镇。梨树塔村位于王家墩便民服务中心南部5公里处,全村有267户746人。她利用村民废弃的窑洞实验食用菌栽培,在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一年多来,她以“合作社+技术人员+农户”的模式开展食用菌特色农业推广,今年推广带动了12户村民栽培食用菌。她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让梨树塔村户户栽培食用菌,成为全县香菇产业“一村一品”的典范。

梨树塔村有2000多亩旱地,这些土地抗病虫害强,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红葱。蔡延利看准近几年红葱市场景气,价格稳定居高,她和村里的留守农户商量后,推广种植旱地优良红葱200亩,免费提供了种子,聘请了蹲点服务技术员,开展专题技术培训1次。今年红葱亩产达到2800斤,以眼下市场每斤1.8元的价格计算,农户每亩收入5000元。

每年国庆节前后是陕北红枣的成熟期,但梨树塔村民的红枣一直滞销。蔡延利投资引进了红枣酿酒设备,并派出专业人员学习了红枣酿酒技术,先期与15户枣农签订了红枣酿酒协议,将附近地区村民的滞销红枣全部收购,枣农户均每年可以增收3000元。

蔡延利一边发挥自己丰富的特派员工作经验,一边积极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以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引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陕京四线(北京段)干线建成,将成首都新“供气生命线”

8月3日,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图为工人在新王峪隧道施工现场检查管道。新华网资料图澎湃新闻记者10月29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10月29日,随着最后一处连头焊接完成,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北京段)干线...

靖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技高一筹 ——榆林市科技扶贫创业能手风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