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旭 刘河 本报记者 齐卉
秋高气爽,梨果飘香。在靖边,周河镇绿油油的核桃挂满枝头,龙洲镇红彤彤的山地苹果香透满园,青阳岔镇水灵灵的“老马鲜桃”让人垂涎三尺,东坑镇紫莹莹的大田葡萄挂满支架,到处呈现出一片水果飘香的景象。
转思路+调结构:农民腰包鼓起来
月中旬,记者在龙洲镇龙二村郝玉虎家的果园看到,红富士挂满枝头,红彤彤的嘎啦透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郝玉虎正在果园进行收获,眉宇间透着喜悦:“今年亩果园能产万斤苹果,按每斤3元,毛收入就有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至少万元。”
可是几年前,郝玉虎一家种植玉米,一年累死累活每亩才收入元。“玉米收入太低!”面对受苦受累不增收的困境,郝玉虎想起“一亩园,十亩田”的老话,在政府支持下,年他将亩土地全部栽上苹果树。经过精心栽培,去年果园第一年挂果就给他带来7万元纯收入,是种植玉米的7倍。尝到甜头的郝玉虎,把剩下的亩地也全都栽了苹果树。
政府引导见成效,产业发展大步走。靖边在南部山区发展核桃产业,在中部山卯涧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在北部风沙滩地区发展设施水果、大田葡萄等,同时将林果产业纳入“十三五”农业规划中,形成“畜、薯、菜、果”特色优势产业,把农民增收的“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目前,全县建成果树基地9.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亩,总产量吨,实现产值万元,仅果业一项农民人均增收.3元。
新品种+新技术:林果发展有后劲
看到郝玉虎诱人的收入,同村的闫兴光着实“眼红”了一把。今年刚开春,他就将自家亩玉米地也栽了苹果树。“政府给我送来树苗,还怕我技术不行,派来技术员给我指导。”闫兴光高兴地说,“现在我也基本掌握了果树的‘七个一\’种植技术。”
闫兴光所说的“七个一”,是县园艺站指导农户种果树的口诀,即选一株壮苗、挖一个大坑、浇一桶水、施一筐肥、铺一张膜、套一个袋子、栽一根杆子。“在新果园建设上,我们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把苗木质量关,实行大苗移植,确保栽得活、长得好、见效快。”靖边县园艺站站长王宝军说。
在幼园管理上,靖边园艺站积极推广速生丰产示范关键技术;在成龄园管理上,全面推行“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和苹果套袋、贴字技术。确保了产品优质、高效、安全。
县农业部门不断更新品种,先后引进培育了嘎啦、垂玲等个水果新品种,先后建起小河巨浪、龙洲龙二、中山涧西湾等苹果示范园,东坑陆家山、海则滩马莲坑等葡萄示范园,为林果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合作社:农民销售没烦恼
青阳岔镇高石崖村“老马鲜桃”基地内郁郁葱葱。一大早,青阳岔镇高石崖村岁闫巨康和妻子在自家桃园采摘鲜桃。然后,老闫骑着三轮摩托把桃子送到合作社,装卸、过秤、算账。“斤桃子卖了元。”头上冒着汗水的老闫乐呵呵地说,“卖桃不用愁,桃子熟了合作社全收。”
鲜桃要想走进千家万户,销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老马鲜桃\’由于上市集中,销售期短,仅靠周边销售是不行的,这就逼迫我们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负责人马东说,今年第一次试水网络销售桃子,没想到广州、上海等地客户都来网上订购,开园天就在网上销售9万多元的桃子。
靖边还积极培育和发展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和发展果业经纪人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苹果生产合作社家、专业大户家,建成土窑洞及果品贮藏库座,培养苹果营销经纪人多人,建起了果品营销信息平台,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鱼玉军通讯员张庚)“第一书记”好不好,村民心里有杆秤。年月日中午,来自靖边县南部白于山区腹地的十几位村民,冒着严寒来到靖边县城北大街,向县财政局赠送了两块用剪纸制作的牌匾,感谢他们派...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