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时间,多年难以根治、在群众眼里似乎无法改变的脏乱差状况得到彻底改变,靖边县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创园工作日前顺利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全县上下齐心努力,期待着省级卫生城市验收。
2007年,靖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做出用3年时间将靖边建成省级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痴心妄想,风凉话四起:“‘双创\’?恐怕一‘创\’也创不下来。”
“双创”前,靖边县城脏乱差现象严重。县委立誓:“以‘双创\’为抓手,营造最好的人居环境、最佳的投资环境。”号角已经吹响,全县上下成立组织机构,保障工作层层有人抓;制定规
划确立方案,出台13个专项整治方案,使各项工作有抓手、有规范;加强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文艺节目,在县内各大媒体开设专栏,表扬先进、曝光后进,让“双创”工作深入人心,赢得全社会的支持。
投资10亿完善基础设施
3年多来,靖边在“双创”工作中投资近10亿元改善基础设施。新修迎宾大道、南环路、芦河北大桥、芦河南大桥、长庆路北段、育才路、滨河路、火车站进站道路、青华路、火车站广场等市政工程,从根本上完善了道路服务功能。硬化37条居民巷道,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投资1.2亿元,对芦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投资1000多万元,新
建、改建公厕69座,彻底解决了如厕难题。在城区安装路灯、景观灯1.3万盏。绿化了所有道路,安装道路红绿灯12处,在4个点设置移动红绿灯,道路划线明确、交通标志醒目,让城市变得更有秩序。
卫生整容、市场整顿出实招
为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他们制定下发了《靖边县城市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公安、卫生等7个部门抽调24人成立“双创”工作联合执法大队,出重拳攻难点,下硬茬治顽疾。
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取缔马路市场13
处、店外占道夜市200家,查处店外经营8000多次、流动经营6000多次。搬迁城区有污染电焊店面50多家、废品收购站110多家,取缔污染环境的白灰、石子销售场所40处。更换门店牌匾5000余块,清理居民区、空闲地、河道岸坡及城乡结合部建筑、生活垃圾20万吨,清除垃圾死角1000余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0多人,规范了通乡客车行驶路线。取缔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5家,责令整改260多家,取缔不合格“六小”行业从业单位38家,责令整改370多家。启动城区禁烧烟煤工作,安排补贴资金1200多万元,实现了“蓝天计划”。(下转第二版)
本报通讯员 薛红岩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靖红刘河报道今年,靖边县共推广12大类40小类先进适用机具5139台(部),其中动力机械1181台,配套机具809部,设施农业机械1934件(套),总投资3900多万元,拉动农民投资2200多万元。完成中省补贴资金1...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