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民的耕作 庄晨阳 摄
陕北民俗博物馆里的“万鞋墙”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摄
赤牛坬村的碾磨山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摄
对歌 本报记者 张辰 摄
本报记者 张玲玲
这部剧的导演、编剧都是农民,估计一页纸都写不完他们的名字;这部剧的演员也是农民,村里的广播一响,大家从地里出来换上演出服,演出结束了他们又呼啦啦地散去做自己的活计。赤牛坬的农民们在起伏的沟峁间耕种点豆、追求爱情、祈雨求生、收获喜悦,按部就班地过着祖祖辈辈固有的生活——只不过在不远处,多了一群好奇、激动并沸腾着的观众。《高高山上一头牛》,不仅留住了赤牛坬人的乡愁,也留住了全国各地游客的乡愁。
11月12日星期六,佳县赤牛坬村。
这天早上,71岁的高玉兴在村里半山腰的箍窑工地上帮忙干活;
这天早上,60岁的李静莲在家里掏茅粪收拾院子;
这天早上,54岁的李彩霞在村里的餐厅打扫卫生,两条辫子上扎的红头绳显得有点特别,餐厅一角放着一个布袋子……
中午1点,村里的大喇叭响了。他们,还有其他几十个村民,提上布袋子,从村里的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一阵忙碌,换装结束。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演的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员队伍集结完毕!
首部农民自编自演实景剧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桨\’,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前沟短,后沟长,我家就住在高畔上,摇着纺车扬着场,奶奶的奶奶就这样……”一场展示陕北乡村农耕原貌的演出在赤牛坬的田间地头拉开帷幕。
黄牛、骡子是“特邀演员”,红枣玉米是演出道具,男人女人们隔着山梁来对歌,这民歌熟的能烂到肚子里,女人们穿着蓝碎花衣裳包个头巾,说不定哪个后生穿的羊皮袄还是他爷爷穿过的。
赤牛坬的农民们在起伏的沟峁间耕种点豆、追求爱情、祈雨求生、收获喜悦,按部就班地过着祖祖辈辈固有的生活——只不过在不远处,多了一群好奇、激动并沸腾着的观众。
这是一部由农民自编自演的实景剧。就这么一部朴实无华的实景剧,从去年7月首演以来,吸引榆林、西安、周边省市的人们从几百公里外驱车而来。
导演和演员都是农民
相比于其他地方政府投资或企业打造的演出,这里的农民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怎么编,怎么演?
说是农民自编,因为其他演出的职员名单里,导演、编剧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可是这部剧,导演编剧的名单估计一页纸都写不完,而且他们都姓“农”。
“那就是大家伙儿坐在一块商量了么,谁有好想法都可以提,一边改,一边演,咋样演着舒服、看着舒服,咱就咋样来!”“导演”之一高宏告诉记者。就是这样的“群策群力”,让这部农民的剧不断升级2.0版本、3.0版本……
“其他地方的演出都请有名的大导演呢,你们为什么不请呢?”
“我们哪请得起呀,那少说也得几十万,够我们农民干多少事呢!不过,我们这种原生态演出,我觉得我们农民编排起来更在行!”高宏说。
说是农民自演,因为《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员全部都是赤牛坬的村民,他们最大的年龄84岁,最小的只有6岁。村里的广播一响,他们呼啦啦地换上演出服就是演员,演出结束了他们又呼啦啦地散去做自己的活计。
没有剧本,道具简单,也没有复杂的舞美设计,每个演员只有20元出场费,可是它带给观众的身临其境、震撼与感动却是一点也不少——这真是一场奇特的演出。
城里人为啥爱看
“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老家,看见我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个演出里的很多场景我都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来自榆林的姬先生说。
赤牛坬村民高根强是村里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也是群众演员。他说:“我们这就是原生态演出,原先村里的农民怎么生产生活,我们就怎么演。祭祀、祈雨的仪式,还有唱的调调都是按照村里老人说的,还原了当年的场景。上了年纪的人能引起共鸣,年轻人也觉得好奇。”
赤牛坬村有五个山梁五道沟,住了1000多口人,是佳县的大村,也是文化村。这个村子“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赤牛坬扭秧歌,人人有一手”。村里每年过年都会组织规模宏大的春节活动,有扭秧歌、踢场子、戏曲秧歌等等,吸引得出嫁了女子带着女婿也回来过年。《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出中,也有一些过年时常演的节目,经过提炼加工,再加上一些特殊仪式的融合,这场演出不仅是赤牛坬自己的演出,也是外界了解陕北农耕文化的演出。
村里有个68孔
窑洞的民俗博物馆
赤牛坬村是远近有名的民俗文化村,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出了解赤牛坬,村里建设的陕北民俗博物馆更能让你通过实物感受陕北农耕文化的博大与深邃。
在赤牛坬,68孔窑洞、50000多件展品组成了全国最大的展示陕北民俗文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灯展室、工匠器械室、度量衡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婚丧嫁娶展览馆、服装鞋帽馆、三十六行等展馆,所有展品都是村民捐赠和收集的。
在这里,单一个灯展馆就藏有上千盏灯,从青铜时代的铜灯一直到近现代的煤油灯、马灯、罩子灯、矿灯一应俱全。从材质看,有铜、铁、陶、瓷、木、玻璃等,集中了农耕时期的各种灯具。
博物馆里有一面由13000多双布鞋组成的“万鞋墙”非常独特,这些布鞋都已经被磨得穿帮破底,但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式、针脚和颜色。很多游客在这里回想起自己穿过的鞋,给自己做鞋的人。散文家梁衡看过之后,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
赤牛坬成了
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
去年以来,赤牛坬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农民的旅游收入超过了红枣收入,仅今年国庆七天长假的门票收入就超过20多万元。
赤牛坬为什么会发展文化旅游?“这几年红枣的收入是‘靠天吃饭\’不可靠,出去挣钱也不容易,我们就想着咋样找出路呀?村里再没有个什么资源,因为之前位置比较偏僻,传统的农耕和民俗倒是很好地保留下来了,我们就想着在这方面下工夫。”赤牛坬村委委员高鹏飞说。
除了民俗博物馆和实景化演出,赤牛坬村委会还立足当地资源专门成立了民俗文化艺术团,将形式活泼的传统大秧歌、扭彩碗、吃枣糕、转九曲、抬花轿、搬水船、踢场子等几近失传的文艺曲目及独具陕北特色的风俗活动进行常态化演出。在赤牛坬,你可以感受陕北人吃穿住行娱的方方面面。
因为看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赤牛坬人回到家乡,村里原来撤并的学校今年也建起来了。现在,村民已经跟着旅游尝到了甜头,他们卖农副产品、开农家乐、为景区做配套服务,这样既挣了钱还照顾了家里。
在赤牛坬人的规划里,这里将被打造成展示陕北农耕和民俗文化的“博物村”,全村都是景,每户都有陕北农耕的痕迹和物件,都能看、能吃、能住,让整个村子成为一个大景点,让游客在村子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陕北原生态的气息。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赤牛坬村正在改造半山腰上的几孔窑洞,这是在为《高高山上一头牛》演出的提升做准备。到时候,原生态实景化演出的范围更广、也更加立体,游客也将在这个以全村为舞台的实景剧里感受到更多。
“乡愁是新农村发展的生长点,赤牛坬新农村建设没有采取‘推倒重来\’的俗套,而是保持原布局不变,将全村弃用的旧碾磨全部集中在一起,将旧的亭台、庙宇进行保护性修葺。”佳县县委书记辛耀峰说,“对于游子而言,城镇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没有改变对农村的眷恋,经常生活在城市,偶尔回到农村,让心灵平静、压力舒缓,这就是乡土老家的魅力所在。”
《高高山上一头牛》,不仅留住了赤牛坬人的乡愁,也留住了全国各地游客的乡愁。
新闻推荐
——榆林市政协2014年工作亮点回眸榆林市政协主席刘汉利带领委员视察城建工作榆林市政协副主席王世英调研基层法院建设工作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李瑞视察科技创新工作榆林市政协副主席高岖...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