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举(左)查看水稻长势
文图/本报记者赵娜 见习记者李志东
核心提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在农村长大,参加工作后仍在农村,2012年调到横山区农工部工作至今。农村40年来的深刻变化,我想说的话有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无定河沿岸水稻种植的发展变化。”横山区农工部部长周凤举说。
据周凤举介绍,横山区是陕北黄土高原水稻生产的第一县区,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近年来,随着以土地流转等为主的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批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自主投资、政府帮扶、技术创新、品种改良”等形式,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不足4000亩迅速攀升到2018年的5.3万亩,使无定河沿岸撂荒多年的稻田实现了华丽转身,再现了“塞上江南”的美景。
从土生土长到华丽转身
1978年以前,横山区水稻种植零星分布在雷龙湾、波罗、白界、响水、党岔等乡镇,主要采用传统撒播法种植,品种是当地传统的“土稻子”“红稻子”“毛稻子”等,亩产在150斤至300斤之间,出米率低于50%。水稻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差,仅限于农民自产自用。后来,随着稻田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稻谷产量大幅提高。1985年后,亩产量由1981年的420斤增加到800斤至1000斤之间。
“1985年,我调到党岔镇工作,那时第一次看到成片成片的稻田。因为出生在农村,当时家里生活特别贫困,只听说过大米,也无数次想象过大米的滋味,但却从来没有吃过。”周凤举说。1986年,周凤举自己种了9年水稻,虽然育秧、插秧、收割、脱粒等环节非常辛苦,但看着长势良好的稻田心里特别欣慰,秋收后看到一堆堆金灿灿的稻谷,那种幸福感真是无法形容。
90年代初,水稻品种混杂退化,水稻亩产出现下滑。特别到了1994年,全区水稻生产跌入低谷,平均亩产不足700斤。1996年至2005年期间,横山从东北等地选调优良水稻品种18个,同时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原种场试验并取得成功。随着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水稻亩产迅速攀升到1000斤以上,甚至培育出亩产1500斤的高产田。水稻种植面积也随着围河造田工程的不断完善,迅速增加到6.5万亩,水稻作为横山区主导产业的态势初步形成。
近年来,横山区委、区政府拨专款、派专人,从中科院、北方水稻研究所、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引进水稻新品种80多个。经过连续几年的综合试验示范,吉粳66、通粳124、通粳288等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产量较高、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陆续在全区得到大面积推广。2000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万亩,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稻谷产量达7800多万斤,占当年粮食总产的56%,水稻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后5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亩产1000至1200斤。
从华丽转身到光彩夺目
2005年以后,由于能源开发、房产兴起、农资价格上涨、人工工资猛增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田间管理比较粗放,栽培技术呈现简便化、多样化特点,科技人才匮乏,农技服务滞后,导致2012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不足4000亩,亩产在400斤至600斤之间,再次跌入历史最低谷。
“面对无定河沿岸稻田撂荒的严重现状,作为区农工部部长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难道千百年来赖以为生的土地就这样荒掉吗?”周凤举说。为了让无定河流域的水稻产业再次振兴,他带着工作人员,对横山水稻生产的现状进行了多次调研,并提出“一转五补六扶持”的土地流转奖补政策,从而激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提高了水稻种植大户的生产积极性。水稻面积从2012年不足4000亩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5.3万亩,水稻种植大户由两户发展到23户。同时,从东北等地引进了水稻新品种,全程采取机械化直播、插秧技术。目前,全区流转撂荒稻田8万亩,签订合同137份,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5.3万亩,稻田养蟹1万亩,预计产值达1.26亿元。
如今,看着广袤的田地、稠密的稻田和肥壮的螃蟹,周凤举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表。他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横山区的水稻种植将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新闻推荐
记者张壮壮通讯员吕晶刘继远文/图9月29日,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内,千亩稻田金黄,一望无际,壮美如画。稻田边上,河蟹成群,欢快游...
横山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