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宇光 王立荣
今年以来,全市林业部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林业建设大行动”。截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营造林42.3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70.5%。其中,人工造林36.3万亩,封山(沙)育林6万亩。实施森林抚育13.5万亩。义务植树1001万株。
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完成神佳高速、榆佳高速、沿黄公路、G242国道、榆阳区榆补路、三鱼路、府谷县大石一级公路等21项通道绿化工程,绿化道路400多公里。榆林绕城快速干道西段对全程32.8公里的道路两侧绿化带加宽增厚20—50米,栽植针阔叶乔木树种5.2万株。横山区实施的怀远大道二期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里程12.7公里,栽植各类乔木树种7.7万株,花灌木160多万株。榆补路栽植乔木树种2万多株,栽植各种花灌木128万株。神木县投资2600万元实施沿黄公路景观绿化86公里。神佳高速公路神木段完成投资3000万元,绿化里程31公里。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各县区完成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绿化87个,其中市级建设任务50个,已经完成42个,县区自筹资金实施完成45个。在实施完成的村庄绿化项目中,贫困村占35%。子洲县苗家坪镇何家沟村、董家湾村、双湖峪街道办事处林场村等村庄依托市县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栽植葡萄、桃、杏、梨等经济林3万多株,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拱棚300多个,既美化居住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
沙区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人工造林项目完成樟子松造林6万亩。榆阳区继续推广“围栏封禁”的模式,樟子松基地造林地块建设机械围栏,每1000亩为一个单位,补助资金5万元,修建防火道路补助6万元。靖边县对2013—2014年实施的飞播造林播区进行改造,栽植0.7—1.5米樟子松2000亩。在北部沙区5个县区实施灌木平茬复壮5万亩。
林业产业化建设工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中枢、两库、三区、四中心”的苗木产业发展格局。全市新建核桃、海红果、长柄扁桃、山地苹果、油用牡丹等经济林基地5.62万亩。对5.7万亩低产红枣等经济林实施了改造。同时,加强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制定了《榆林市林业产业市级龙头企业评选认定及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组织10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启动——今年1月,国家林业局备案同意榆林市创建。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榆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意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了“创森”工作的目标和思路。4月6日,榆林市举行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义务植树启动仪式。各县区对县城、重点乡镇、旅游景点进行绿化美化,实施了吴堡县文化广场绿化、神木县东山森林公园绿化、定边县城防护林带提升改造、清涧县笔架山森林公园建设等25个绿化项目。
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榆林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在市林业局设立了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涉及改革的8个县区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其中7个县区的实施方案已经予以批复。横山区确定将4个自收自支的国有林场全部改为财政全额预算单位;靖边县同意将7个国有林场、定边县计划将5个国有林场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单位。
落实生态扶贫脱贫政策——市林业局制定方案,成立了生态脱贫办公室。组建了生态脱贫攻坚党员特别行动队、驻村工作队和“三帮三带”绥德县义合镇工作队等多支脱贫攻坚队伍。市直林业系统组建了12支生态扶贫脱贫督查工作组,采取生态护林转化、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倾斜、产业增收脱贫、科技服务帮扶和美丽乡村整村推进脱贫六大扶贫脱贫模式,落实生态扶贫项目资金8532万元,使全市1074个重点贫困村、近6万贫困户参与实施了生态项目,获得稳定收益。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冯海军报道7月4日上午,横山区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在该区殿市镇五龙山村举行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撤离演练活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演练假想连续强降雨后山体出现裂缝...
横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