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横山新闻 > 正文

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推动大美榆林建设

来源:各界导报 2014-11-11 21:23   https://www.yybnet.net/

窦少帅记者丁民利

一条条整洁有序的大道,一个个优美舒适的小区,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大美榆林如诗画般呈现。这是榆林市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丰硕成果,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城市品味、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榆林人民多年来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称号。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城市载体功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14年6月,建成区绿地率34.17%,绿化覆盖率38.34%,人均公园绿地16.60平方米。

导向鲜明 突出“生态宜居"

历届市委、市政府从榆林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在榆林这样一个沙漠城市,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一方面突出面上的绿化,持续推进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三年植绿大行动"工程;另一方面突出园林绿化和生态环保,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安防、环保生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固废处置"等工程及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始终坚持把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以创建为契机,大搞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将榆林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高点起步 突出“规划引领"

注重科学规划引领。为了科学指导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2013年初,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创建办、市住建局委托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榆林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以来,两次组织召开规划成果汇报会,听取各部门单位意见和建议。2013年9月6日,省住建厅邀请中省市园林绿化专家召开规划评审会,对规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通过评审后的规划总体结构清晰,符合榆林实际,目标任务明确,对于榆林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后经榆林市人民政府专项会议研究,同意批准《榆林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在该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加快创建步伐,确保按期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同时,高标准编制了《榆林市城市绿地系统(2008-2020)》等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或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绿线"、“蓝线"等管理制度。高要求配套项目规划,着力构建生态人居、生态保障、生态文化三大生态体系,在园林绿化、道路建设、河道整治等项目建设中,既重视总体建设规划,又重视生态景观规划,做到有效衔接,相互协调。

注重完善机制保障。为充分发挥各区、各部门的联动作用,从组织、目标、责任、投入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完善创建的各项机制,完善创建组织工作机制。为此,榆林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了市创建办,负责各项创建工作的组织安排、督导推进、考核评比。各任务部门单位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全市上下“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社会参与",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创建工作构架。完善目标责任落实机制,出台了《榆林市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创园目标责任制。每年都制定下达创园年度工作任务,将69项考核指标、108个考核点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明确具体标准和完成时限,确定各指标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做到了定部门、定任务、定进度。各任务部门单位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并逐层签订责任书,创园任务全部落实到了基层单位和具体人员,形成了协调联动、全民共建、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做到了“创建担子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完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投入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专款用于创园工作。出台了《榆林中心城区园林城市建设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调动各单位工作积极性。

注重强化行政推动。专题会议推动,通过每年召开绿化工作推荐会、现场观摩会、督查考核会等形式,深入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学习培训促动,针对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建标准、绿化普查、小区绿化、创建资料整理等专项培训,科学创建。交流沟通互动,经常性上门与各指标承担部门交流,就指标释义、存在问题、难点等问题协商沟通,推动创建指标提升。

逐年落实 突出“五个力抓"

在创建实践中,榆林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大水大绿"的城市风貌,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通过力抓五大方面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创建目标的达标。

力抓园林绿化工作,夯实创建基础。

以生态榆林为目标,最大限度提升绿量。绿量达标是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按照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榆林市把市区“大绿"作为重中之重,逐年抓紧抓实。公园绿地大幅增加。创建以来,一方面注重公园绿地均衡性,在老城区、绿化薄弱区相继开工建设了东沙生态公园、榆溪河滨河公园、沙河公园等大型公园;另一方面,注重“以人为本、亲民绿化",每年在城区新建5个以上1000平方米街头小游园,让绿色接近市民,享受园林城市的建设成果,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建街头绿地及小游园38处。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每年,共青团榆林市委组织“保护母亲河——榆林青年林"家庭植树造林实践活动;市妇联组织“同植巾帼林、共建新家园"义务植树活动;各级各部门各类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以“绿动榆林"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榆阳区积极发掘杏树生态文化内涵,着力开发以杏花、杏果、杏叶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开展社会绿化工作。近两年,市创建办每年年初安排部署社会绿化工作,动员榆林中心城区各部门单位(居住区)投身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投身园林社区、园林庭院创建,开展拆墙透绿工作,为广大市民营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加中心城区总体绿量。目前,榆林中心城区已创成省级园林式单位25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区9个,市级园林式单位83个,市级园林式居住区40个,市民出门即可见绿,推窗便能赏绿。

以“精品"为特色,努力塑造个性魅力。在创建中,榆林市既注重绿化总量的提高,更注重绿化景观质量的提升,以“精品化"建设塑造榆林绿化的个性魅力。加大精品园林建设力度。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先后对长城路、凌霄广场等处绿化景观进行了改造。在市区榆林大道拓宽改造中,将绿地景观改造作为“榆林大道精品一条街"建设的“重头戏",一方面对原有树木充分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对道路绿地全面改造提升,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营造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在多个节点部位,以微地形处理、增设立体花架等方式,打造出优美景观效果。高起点建设公园绿地。突出功能性、景观性、生态性、文化性要求,沙河公园、榆溪河滨河公园、东沙生态公园、榆林大道景观公园等一批富有特色和韵味的新建公园绿地深受市民喜爱。

以“规范化"为保障,提升绿化管理水平。城市园林绿化贵在管理,在创建中,榆林把“规范化"作为园林绿化管理的重点,使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园绿地管理规范。按照《城市公园管理规范》,加强对市区公园规范管理,同时,以月考核、不定时督查等方式,规范各公园管理行为,市区公园在全部实行开放运行的模式下“放而不乱",以不同个性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数字化工程加快实施。加强园林绿化“数字化"建设,市区公园绿地全部纳入城市数字化网格管理;建立城市园林网,公开绿化审批程序,开通公众监督邮箱,公布市区绿化普查数据及与园林绿化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文件,方便市民学习、监督。节约型绿地建设成效显著。坚持节约型绿化建设理念,建设下沉式绿地,聚集雨水,以乡土植物为主,培植植物群落,公园绿地内乔灌木搭配合理,城市乔、灌木覆盖比率75.31%,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75。

以专项活动促动城市绿地建设。创建以来,针对绿化薄弱方面,组织专人深入市区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出入口、市区加油站、城中村进村道路、新建及改建居住区、林荫停车场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单位、立体绿化、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等专项绿化提升、管理活动。城市新建绿地、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道路绿地达标率、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等指标分别达到90.6%、92.6%和100%。

力抓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城市功能。

榆林中心城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坚持“新区带动、板块推进、拉大框架、组团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坚定不移地打通“断头路",建成城市快速环道,完善“十一纵、十一横"主干路网,改造城市支路,整治背街小巷,使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2011-2013年以来修通主、次道路共51条,长度78.3公里;建成城市支路31条,长度16.5公里;建成榆阳河大桥、文化路大桥、榆林大道大桥等8座城市桥梁。共打通文化路、富康路、校场路、芹涧路、银沙路、开光路、建榆路、榆阳路等13条“断头路"。累计完成总投资约53.8亿元。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和过境公路交通拥堵问题,打造畅通、高效、便民的城市路网体系。加强道路日常维护,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8%。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使市区交通保持了通畅。加强城市污水处理。2013年10月启动榆林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87%。加大城市垃圾管理力度。延寿路榆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日处理垃圾6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启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通过路基填埋、制造节能材料等方式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新建榆林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一座。

加强城市容貌管理。2012年6月,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扎实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的新思路,并参照外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在建成区内建立了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一期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约220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63.6平方公里、城乡结合部5个乡镇的创建村和横山县西南新区。将这个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分为5个一级网格、13个二级网格、90个三级网格,配备了5名片区长、13名网格长、92名网格监督员,负责巡查各自责任网格内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013年为了将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市级领导包抓创建网格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每个网格配备一个市级领导及一个部门单位,负责包抓网格内的各项创建工作,将过去的包抓街道调整为领导、部门包抓网格,将包抓范围纵向延伸、横向扩大,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全覆盖网格工作格局,通过实行市级领导包抓、相关部门推进的方式,形成包抓领导协调督促、包抓部门牵头执行、县级联络员定期报告的工作机制。市创建办增设网格化管理科,聘用了169名工作人员,制定了《榆林市中心城区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榆林市中心城区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榆林市中心城区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考核考评办法(试行)》、《榆林市创建办网格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2013年1月,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正式运行,截至2014年上半年,共立案事、部件25060件,其中事件21886件,处理18805件,处理率为86%;部件3174件,处理2378件,处理率为75%,事部件综合处理率为85%,为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开辟了新途径。市区破损路面、脏乱临街墙面、垃圾死角、野广告得到有效治疗,城市容貌保持了干净、有序。

力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城市。

实施保卫蓝天工程。开展禁烧烟煤专项整治,4个大气自动监测站运行良好,将城区各单位各居住区燃煤锅炉全部改造为天然气锅炉,强化烟尘管控,2013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322天。

加强水资源保护,每月开展一次市内地表水采样监测、分析,严格实施水源保护,榆溪河、榆阳河等河流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和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均达100%。

力抓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城市荷载。

强力推动居住建筑供热分户计量工作。市政府先后专门出台了《榆林市城镇供热计量改革实施方案》、《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镇供热计量改革2012年至2014年工作任务的通知》,强力推动加快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步伐。截至2014年,居住建筑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比例为31.5%。

积极实施再生水利用。为了加快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榆林市住建局于2013年10月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榆林市城区(含高新区)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并于2014年3月28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目前该规划编制草案已由编制单位按照会议意见进行了完善,并通过专家组审核,待报政府审查批复后执行。按照规划,城市中水先期主要用于城市绿化浇灌、水体景观和环境卫生及华能榆神热电厂冷却用水。同时,市住建局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已经建成榆林大道DN300中水管道和榆溪河河滨东路DN600中水管道,华能榆神热电厂中水管线已委托设计单位正在规划设计当中,待华能榆神热电厂建成投产后,力争使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

力抓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相继建成了银沙小区、金苑小区、金阳小区等29处保障性住房小区。全面提升了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档次。

关爱老弱、残疾人士生活,无障碍设施全面实施,在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园修建盲道32.63万米。

完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方便和服务社区居民。市区47个社区都配备有市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设施,社区服务中心覆盖各个区域。

广泛动员 激发全民创建热情

在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中,榆林市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LED显示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创建积极性。一是经常刊发创园工作动态和知识;二是依靠群众力量搞创建,持续多年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和社会单位参与,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为86.22%以上;三是依靠各部门搞创建,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寻求创建工作与各部门单位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动员各部门把创建作为本部门的实质性业务来接受、来对待、来落实;四是争取各界支持搞创建。健全了结对共建机制,以榆林青年林基地、巾帼林基地建设为载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和创建。2013年市本级财政拨付350万元、榆阳区财政拨付360万,用于困难企业和社区绿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动员效果。两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破坏园林绿化成果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恶性事件,也未发生市政设施建设运营、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全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特色分明 用“典型案例"带动创建

在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榆林市始终按照刚性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开展各项创建工作,通过三年植绿大行动提高城市绿量,实施网格化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形成榆林创建特色。

三年植绿大行动。2012年,榆林市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建设目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依靠政府推动、探索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参与、强化工程管理,“三年植绿大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成“绿色榆林、生态榆林、和谐榆林"迈出了重要一步,全市人民翘首企盼的“塞上生态名市"正在初显雏形。仅榆林城区,以新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线、绕城快速干道(北段)、榆林西南新区主干道路防护林带为骨架,辐射榆阳机场专线、榆阳区东沙大道、榆麻、榆沙、榆常运煤专线、汽车产业园、农科示范园、麻黄梁工业园、青云寺景区等道路、园区、景区,以樟子松、杨树、柳树、榆树等乔木树种为主,配置各种灌木、花卉,在榆林城区外围初步建成了100多公里长的防护林带。榆林机场专线绿化经过2013-2014年连续两年改造提升和抚育管护,绿化美化效果明显提升,成为展示榆林形象的重要窗口。网格化管理。为了全面提升榆林市城市的创建水平,2013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市级领导、部门包抓网格工作机制,将部门、单位、社区、村组融入网格,形成“一级抓一级、一层抓一层,片区不漏网格、网格不漏单位、单位不漏责任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运行机制。网格化管理包抓工作,是城市管理服务方式的主动改变,以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相结合,对城市管理中的各种事部件做出迅速反应、快速解决,将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变被动为主动,变分散为系统。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监督员、社区联络员、部门联络员,通过网格监督员的认真巡查,主动沟通联系,与部门联络员密切配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实行分级处理、逐级上报的工作流程,形成部门单位上下联动共管工作格局,将网格内的创建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解决。通过近两年的包抓运行,各包抓部门单位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解决了包抓网格内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施工管理、市容环境等问题,达到了共建共享、长效管理的创建目标。

经过多年的创建工作,榆林市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街巷更干净了,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了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带来的成果,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园林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也为把榆林市建成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汇通热电公司上万吨粉煤灰倾倒沟渠

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改一名男子正用黄土覆盖粉煤灰上万吨粉煤灰被倾倒在沟渠里本报讯(高凯舟记者张宝勤)近日,记者接到榆阳区尤家湾村部分村民反映,自去年年底以来,榆林经济开发区汇通热电有限公...

横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推动大美榆林建设)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