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横山新闻 > 正文

感受老科协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8-16 13:12   https://www.yybnet.net/

边俊校

8月1日至8月5日,笔者全程参加了市老科协召开的“榆林市生物技术与生态农业示范现场会”。参会后,笔者被老科协的专家们忘我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

业绩令人震撼。一是示范量令人震撼。2010年,老科协“GM”生物菌剂示范应用于玉米、西瓜等农作物面积达到11500多亩,其中定边县就达到10151亩;应用于养猪1520 头、养鸡兔11400只。二是示范效果令人震撼。凡参试的玉米、马铃薯、辣椒、西瓜、黄瓜等农作物增产均在20%以上;榆阳区巴拉素镇尤家峁村一示范户应用“GM”生物菌剂于绿秆(青储)玉米,结果比对照田增产52%。三是示范意义令人震撼。现代设施农业障碍就是重茬连作,“GM”生物菌剂能有效地解决重茬连作障碍问题,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精神令人感动。老专家们退休前都是各条战线的精英,他们认真、负责、进取、奉献、乐观精神在老科协生涯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次参加会的老专家们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62岁,但是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情绪昂扬。市老科协高瑞成会长每看完一个县区现场,听完一个县区汇报,都要作点评,那个认真劲让人肃然起敬。73岁的副会长刘锦林,亲自给现场车贴车号、给参会人发水、主持现场会并撰写现场会议总结等。定边县老科协为了心中的事业,依靠组织、勤于汇报,争取各类资金40多万元,编写了3万多字的《GHEM生物技术的功能与应用方法》讲义2000册,培训农民450户,完成推广“GM”生物菌剂应用10151亩。定边县老科协副会长高玉林说:“为了搞好培训,我们和村干部一家一户上门叫。没时间参加培训的,我们就利用吃晚饭后时间进行培训,常常讲到每天晚上12点多才能回家。很多群众感动地说,人家七八十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给我们讲科学、讲技术,我们再不好好听、不好好干,就对不住人家了。”砖井镇徐坑村群众感慨地说:“我们多年没听过这样好的讲课,这些老专家才是农民的贴心人,是真正为‘三农\’服务的人。”榆阳区的示范户给笔者讲:“老专家们工作非常认真,是很难遇到的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

在求真务实方面,横山县老科协高万户的说法体现了老科协人的品格,他说:“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搞示范,数字要准,效益要实。科学的事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我们不能哄老百姓。”

也许有人以“无利不早起”的心态,揣测老专家或许有报酬,或许有什么好处?笔者就此询问了刘锦林副会长,他说:“这里没有什么油水,连电话费也是自己掏。”“好多老专家下乡不叨扰镇村干部,直接进户入地,工作完毕,回家吃饭。”有人问刘锦林副会长,那你们是为了什么?他说:“为了志趣、为了价值、为了充实、为了生命。”

笔墨有限,事迹无限。希望读者能从老专家们的感人事迹中受到一些感动、一些启发,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踏踏实实做一点有益的事吧!

新闻推荐

塔湾镇:羊产业从量到质转变

本报记者马蕊报道横山县塔湾镇在兴农富民工作中,立足区域内草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草定畜、科学种草养羊,走出了一条立足草资源发展羊产业增收致富的路子。截至目前,全镇羊子饲养量...

横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老柴今夏又救三人2010-09-04 13:08
评论:(感受老科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