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府谷新闻 > 正文

明代长城在榆林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6-25 12:56   https://www.yybnet.net/

王志强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而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珍爱和平的精神象征。长城最早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侵扰,再筑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万余里,始有万里长城之说。此后的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等王朝相继修筑。汉、明两代皆超万里,然而,汉、隋、唐、五代等长城,遗存不多,现留存最好者,当属明代长城。榆林为边关要地,系我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地区之一,战国、秦、隋均有修筑,但遗留很少,遗存较完整的系明代长城。

明代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即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由东向西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十个省、市、自治区的156个县。现存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其他相关遗存1036处。

明成化十年,即1474年,明朝皇帝命令延绥巡抚余子俊,率军士四万人,在原隋朝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个月,修筑了东起府谷县的皇甫川,西到定边县的盐场堡的延绥镇长城,也称榆林镇长城。榆林长城亦称边墙,途经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6个县市区。总长885公里,营堡36座、台墩1128个、壕墙崖寨900多处。

榆阳区境内明长城东起大河塔乡海则沟村东,西至红石桥乡长城峰村西,蜿蜒110多公里。城墙高6-8米、宽4米,烽火台和戍楼高8-10米、宽6-8米不等。保宁堡至常乐堡长城及所建戍楼营堡大部分用砖包砌,建于嘉靖至万历年间。其营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自己辖地长城墙体和相关墩台的瞭望防守任务。

据记载当年的营堡个个驻守重兵,36个营堡共驻兵57000多员、马骡33000多匹、守将60多名。榆林城为防守中心,驻军最多时,有官兵33000多员,马11000多匹。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齐名并峙,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之称,同时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其台呈四方体,内夯黄土,外砌砖石,体积逐层递减,总高30多米,占地5000多平方米,为三层结构。

如果说山海关是长城这条巨龙的头,嘉峪关是巨龙的尾,那么镇北台是巨龙的心脏,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台东侧的款贡城,城池险要,周长668米,占地2公顷,为当年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场所。镇北台西800米处的易马城,占地6.5公顷,是当年蒙汉民间自由贸易重地,也是蒙汉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镇北台西900米处的红石峡,被誉为“塞上碑林”,成为书法宝库,其风景独特,雄奇秀美。镇北台南5公里处的榆林古城,称为“明代九边重镇”,延绥镇治所于1473年由绥德迁徙至此,是延绥镇36营堡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城池,“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景观闻名中外,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常乐堡位于榆阳区牛家梁镇常乐堡村,北距大边长城1里,西南距榆林城30里,是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36营堡之一,属中路榆林道管辖城堡。2008年,遗址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记载:“成化十一年巡抚余子俊修城堡十二,常乐系创。弘治二年(1489)巡抚卢祥因其地沙硕无水,徙于北二十里置今堡。”堡垣周长“三里零五十步,楼铺一十五座”。万历六年(1578)重修,高三丈五尺,边垣长一十八里有奇,台墩三十七座。万历二十四年(1596)八月,陕西领班军士九十九名,自办料物修砌。明代常乐堡屯驻军丁及守瞭军士共648名,马骡243匹。清康熙年屯驻守兵110名,设守备1员统辖。

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周长1680米,总占地面积约176400平方米。南城垣长414米,南墙上建马面2座。西城垣长416米,西墙建马面2座,中部辟西门。北城垣长428米,北城墙外修建有房屋,100米处有原榆神(榆林—神木)公路通过,北墙上建马面2座。东城垣长422米,东墙上建马面1座,中部辟东门。常乐堡设有东西城门,均筑有瓮城。东门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0.6米,南北12.8米,通高9.1米。南壁洞口上方嵌一石匾,上书“惠威”,铭文记载“乾隆三十六年……重修”。西门位于西墙中部、下部被流沙掩埋,现地面以上东面高6.6米,西面高9米,瓮城向南开门。

建安堡位于榆阳区大河塔乡大河塔村建安堡自然村。北临原榆神公路(榆林—神木),南距榆林城30里,北距大边长城5里。为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36营堡之一,属东路神木道管辖营堡。1990年,遗址被认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道光《榆林府志·卷六》记载:“明成化十年(1474)巡抚余子俊增置,城在山畔,周二里零一百七十二步,楼铺一十五座,系极冲上地。万历三十五年(1607),巡抚涂宗浚用砖包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州刘度昭清修,二十七年改属榆林。”明驻军丁并守瞭军共680名,马、骡347匹,设守备、坐堡、操守各1名。清康熙年,驻军兵120名,设守备1员统辖。

城堡建于西、北的山梁上,平面呈长方形。因自然地形所限,城东北角呈圆弧形。城垣周长1416米,占地面积110400平方米。城内中部偏东有中心楼,分别为南门、西门相对。东城垣长470米,南城垣长226米,西城垣长484米,西墙上建马面1座,马面顶上村民新建关帝庙。北城垣长236米,东南角楼台高10.1米。顶部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5.2米。南壁和东壁底部有人为掏挖洞,深入台芯,洞宽1.2米,为1956年-1958年大炼钢铁遗留,台芯内有4个废弃的大窑炉。西南角楼夯土台保存完好,台南面高9米,台顶上新建观音庙。西北角楼台东边外高11米。东门现存砖砌券洞,瓮城向南开门,南门结构同于东门,破坏严重。堡内大街中心现存玉帝楼,一层石砌券楼台,二层上中部两层阁楼,左右为钟鼓楼。玉帝楼南100米处为神厅,为砖砌二层建筑,下为拱券式窑洞三孔,上为小厅两间,庙会期请诸神到厅(供诸神牌位),唱大戏3天,祈祷诸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城内存有民居五六处,明代水井7口,保存较好的有3口。城内庙宇1958年被破坏,城墙包砖,1956年被拆。

坐落在榆林城区附近的三个墩台、营堡,在整个明代长城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长城遗迹对长城研究的意义非同寻常。

近年来,榆林市长城学会在长城宣传、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做了很多工作。上世纪末,学会与市、区人民政府在镇北台召开了修缮镇北台长城捐资动员大会,在会员杜相唐等的带动下,干部、群众积极为修复长城捐助资金。金域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黄瑜先生报名修复镇北台西一号烽火台的爱国义举,受到市、区两级政府和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1997年秋,榆阳区文化局提出了修复长城的可行性报告,学会就此认真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省文化文物局批准后,镇北台西一号烽火台修复工程于1998年7月开工,同年11月2日顺利竣工。2010年,学会积极联系动员,又由榆林兴亚建筑公司董事长张子亮先生捐资修复了西二号烽火台。榆阳区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建国先生捐资,于2015年历时两个月修复了镇北台东一号敌楼。东二号敌楼在副会长、镇北台文管所所长徐茂成的领导下得以修复。长城的修复给榆林市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吸引大量游客来榆旅游观光,提升了榆林在国内外的旅游文化地位。

明代长城在榆林

的遗存得天独厚,长城旅游的开发前景广阔。如今,榆林市境内的历代长城仍然存在着保护和修复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在此,我们要大声疾呼:“爱我中华,爱我长城;保护长城,修复长城!”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新闻推荐

出去学 封闭练 全员考府谷公安打出队伍建设组合拳

本报通讯员温海峰报道今年以来,府谷县公安局积极探索“走出去”专业化提升培训合作机制,严格推行“全员考试”优胜劣汰制度...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男子组装猎枪被抓2018-06-22 03:13
猜你喜欢:
讲解酒驾危险性2018-06-09 10:42
评论:(明代长城在榆林)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