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遗址渭南日报记者雷沛摄
渭南日报记者 郭艳
滔滔黄河水,雄雄古长城。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乘车从陕北高原上穿过,一幅幅意蕴悠长的边塞风光映入眼帘。曲曲折折的墩台、寨墙,在斜阳的映照中涂上一抹红霞,若断若续,显得格外神秘。同行的当地媒体朋友介绍说,那便是隔天要采访的明长城遗址。据史载,明成化年间,为了巩固边防,阻挡外族的铁蹄南下,延绥巡抚余子俊奏请朝廷,率领民众修筑长城,当时称为“边墙”。
在榆林北大门府谷境内,明长城东起墙头角延山脉至莲花辿逐虏台,与山西省河曲县境内长城隔河相望,西至新民城峁墩台止,与神木县境内长城相连。沿路据险为塞,高墩星列,城堡相连,缘边山巅五里或十里便有烽火墩台,绵延起伏百余公里。
“我们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而明长城遗迹绝大多数位于山梁险峻地带,过去许多墩台为砖包。几百年来,当地百姓十分贫穷,修建房舍时将绝大多数墩台包砖拔去,用作建筑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府谷仅剩四座砖砌墩台,其余均为夯土堆或夯土台。近十年来,由于陕北降雨量明显增多,而且集中在夏季,多有暴雨,加之风刮霜冻、生物病害侵蚀,导致长城遗迹消失很快,保护难度极大……”对此,府谷县文管办主任王明清十分焦急,“长城的每块砖石都承载了历史的信息,它能够让我们感受生命信息的延续,这种延续是无价的。”为此,他们多次请求国家文物部门给予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加强县域内明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
在清水转角楼墩台采访时,府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眼前的这座台楼是由自发成立的长城保护协会的一群志愿者、义工修复的。仔细看后才发现,这些补墙体的砖都是旧的。旧时边墙上的老城砖,在几十年前或更早,被老百姓剥下来拿回家,有的垒了墙,有的垒了猪圈羊圈,有的散乱放着。为了使修葺后更接近原貌,修缮人员特地从周围老乡家中收回1万多块老城砖和数百块老方砖。而62岁的刘东厚正是这些“草根”志愿者中的一员。
“在很多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眼中,长城已经是个见惯不怪的物件。他们不懂得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唤醒人们保护长城的意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刘东厚在这里已经坚持有13年之长。2008年,他与朱万艳倡导成立了府谷县长城保护工作站;2010年,又成立了府谷县长城保护协会。
“我们主要是对县域内的长城进行巡查,一段一段,一个墩台一个墩台地查、看、做监测记录,比如哪里土方剥落了、哪里被人为破坏了,包括沿线的防护林带、防火情况都要做详细的记载,最终确认的数据交由文管办进行入档保存。”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共制止长城沿线乱砍、乱挖、乱掏现象数十余起,向沿线居民普及《长城保护条例》、宣传长城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发放资料4000多份;沿长城栽植松柏树6万余株,修建大型蓄水池和敬老院。初步形成了以长城为主线,东起梁龙头,西至黎元山智通寺、转角楼为主要景点的长城景区带。一路走来风餐露宿、山高路险,他们却乐此不疲。如今,刘东厚早已满头银发。
记者了解到,协会现已发展有12名志愿者。近年来,他们还先后协助政府栽植了松柏和其他名贵树种6万余株,沿长城绿化面积达千亩以上。并建起了长城保护工作站办公场所和能接纳100多名孤寡老人的麻镇慈云敬老院。建造了回收天雨的封闭式储水井池,可盛水500立方米,解决了本村和公益团体的人饮问题,硬化和完善了积雨场、停车场、广场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田园和绿化灌溉的双重水源问题,使长城景区初具规模和长城保护协会所在地黎元山形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宜居场所。
“我想让子孙后代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原始的长城是什么样,所以我会一直守护好它的。”刘东厚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社论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热烈祝贺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圆满闭幕
九月秋高菊正黄,艺苑馨香硕果丰。10月5日,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榆林市政府承办的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在西安圆满闭幕。我们对本届艺术节圆满成功...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