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三林
六月的陕北之北,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绿意盎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漫步于府谷县清水镇小字村,一排排整洁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条宽敞的道路有序延伸,通向四方。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各户,浸润民心……眼前的这一切,正是***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几年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条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的小字村,还是清水镇的贫困村之一。自从***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去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35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多亏有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才让我们村的群众过上了好生活。”村党支部书记赵德文说。
“订单农业”助力农户增收
小字村73岁的岳毛虎靠种地为生,丈夫早年去世,她因身患慢性疾病长期吃药导致贫困,但尽管年事已高,可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岳奶奶仍然闲不下来。“今年我种了4亩杂粮,政府免费给我发了6斤种子和8袋化肥。按照往年的收成,每亩产量能达到800多斤,收购企业还和我签了合同,每斤能卖1.4元,我算了一下,到年底,光种谷子至少能有4500元的收入。”
今年年初,小字村帮扶干部联系县农业局和扶贫办为全村农户免费发放了谷种570斤,同时,联系县政协委员段志强为村里赠送了6吨化肥,满足了所有农户的种植需求。全村推广高产谷子400多亩,其中贫困户种植70多亩。
“针对困难群众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没信心、缺技术、少资金等难题,镇上除了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等的带动作用外,还积极组织党员、爱心企业等扎实开展多联帮扶,提升扶贫动能。”清水镇镇长王波说,为了保障小字村农产品的销路,镇上联系府谷县绿美粮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实行不限量保护价收购,以此培育和发展订单农业,形成“支部+订单农业+贫困户”的脱贫模式。
去年以来,小字村坚持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稳民心、促增收”的有力举措,按照“特色化、市场化、规模化”的思路,紧紧依托现有农业立地条件,发展高产创建、精细农业、品牌农业,巩固提升以张杂谷、沁州黄、高粱等优质小杂粮以及海红果、梨、红葱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农户稳定增收。
就业推介激活劳务经济
“村里的就业推介服务站帮我找到了开出租车的工作,我现在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生活终于有保障了。”今年47岁的贫困户淡乃雄说,自己前几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打工,也没赚到什么钱,更糟糕的是,当他回到村里时,发现家里的窑洞早已成为危房,连居住都成了问题。“村里了解到我的困难后,还帮我在县城申请到了一套保障房,今年9月就能入住,到时我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在广大农村,“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已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路径。帮助贫困人口有效地实现转移就业,也成为小字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现实需要。该村按照“转移就业助脱贫”工作思路,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支柱来培育,通过成立就业推介服务站,提供就业培训等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可以外出务工的人员,联系辖区内用工企业,组织引导村内劳动力向工业企业、农业基地、商贸中心、公路沿线转移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积极探索将乡村道路养护、公益林管护等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优先安排贫困户担任乡村道路养护员、护林员等岗位,逐步增加其工资性收入。目前,该村就业推介服务站累计推介72人实现稳定就业。
今年65岁的淡计林因要照顾98岁的老父亲,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没有了着落。对于淡计林的处境,王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脱贫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个人,我们通过多次协调,最终决定让淡计林当村里的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并负责村里的卫生保洁工作,光这两项工作每年就可以给他带来4200元的收入,稳定脱贫致富不成问题。”王波说。
新闻推荐
聚焦***,摘穷帽,齐心协力共奔小康。近期,府谷县黄甫镇党委、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针对前期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安排部署今年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该镇干部高度...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