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府谷新闻 > 正文

听,幸福在敲门 ——榆林最美家庭掠影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6-02-03 02:52   https://www.yybnet.net/

申海宁(左一)和与她一起生活的三位老人。

本报记者 鱼玉军 文/图

前段时间,通过广泛宣传,层层推荐,最终经大众评审,刘青乐等300户家庭被评为“榆林最美家庭”,其中来自公安系统的顾虎东、榆阳区李小平和李学彦、府谷县燕霞、绥德县马秋红、清涧县贺艳春、吴堡县袁桂生、子洲县姬建国、靖边县高波、米脂县申海宁等10户家庭被评为“榆林十大最美家庭”,李娟等20户家庭被评为“榆林最美家庭标兵户”。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家庭成员团结和睦、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和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榆林市委副书记高中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寿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振明,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马秀岚,市政协副主席贾正兰及市妇联主席霍凤莲等部门领导参加表彰活动。

最美家庭介绍

身残志坚:清涧县贺艳春家庭。清涧县高杰村镇的贺艳春和丈夫白保卫夫妻两人都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两人组建家庭后,育有一儿一女,生活异常艰难。后来贺艳春的婆婆也瘫痪在床,她把婆婆接到城里面,三代人挤在一间小屋。贺艳春拖着残疾的身体坚持给老人泡脚、按摩、擦拭身体,悉心照料多年,直到婆婆去世。现在,她的母亲也瘫痪19年,她同样细致入微的照料。对两个孩子,从小便培养他们生活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觉性。

精神永存:绥德县马秋红家庭。马秋红的丈夫常飞,曾是绥德县土地岔完全小学的一名老师。2013年9月23日,学校教室的后墙倒塌,危急时刻,32岁的常飞把学生推到屋外,用职业操守和血肉之躯给孩子赢来生的希望,自己却永远走了。2014年,常飞因舍己救人被评为榆林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并获见义勇为奖。丈夫的事迹,马秋红深受感染,她坚强地站起来,勇挑重担,公公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家里的重活秋红全部承接,成为家中的顶梁柱。马秋红用坚韧、善良和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在丈夫离去后,撑起了家庭这棵大树。

超越血缘:吴堡县袁桂生家庭。吴堡县宋家川镇的刘慧利一家四口——一个老太太、她和丈夫袁桂生、儿子,过着清贫但却和美的日子。令人惊讶的是,刘慧利家现年92岁的瘫痪老人和她们并没有血缘关系,是她母亲的养母。33年前,刘慧利带着外婆嫁进了袁桂生家,袁桂生伺候起居,犹如至亲。8年前开始,老人瘫痪在床,袁桂生背上背下,带老人体检,外出治病,花尽积蓄。此外,他们夫妇还加入吴堡县志愿者行列,义务帮助困难群众,捐资助学、见义勇为、义务劳动……2010年,袁桂生被评为“榆林市道德模范”。

行医济善:靖边县高波家庭。二十多年前,高波嫁到靖边县宁条梁镇大滩村,和丈夫罗鸿开始经营自己的诊所,给偏僻少药的家乡雪中送炭。乡里乡亲,没钱看病,他们就暂时不收医药费。两人多年的奉献赢得了广泛称赞,高波的丈夫罗鸿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在婆婆患恶性肿瘤期间,高波既要照应诊所,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虽然忙得团团转,可她仍对婆婆悉心照料,高波也因此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奖。她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两个孩子聪明懂事,学习优秀。在外行医济善,在内敬老教子,高波的坚韧、贤德和无私付出,筑起他们家庭和睦美满的幸福梦。

教子有方:子洲县姬建国家庭。姬建国夫妻是子洲县的普通干部,他们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原则,以身作则,亲作表率,使孩子们养成节俭、包容、吃苦、自信、坚毅的品格,孩子们个个奋发向上。四个孩子中,大女儿在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二女儿在武汉大学本科、研究生;三女儿在内蒙古大学本科、研究生;儿子在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

孝亲敬老:米脂县申海宁家庭。申海宁是米脂县一名教师。2001年,申海宁嫁给丈夫高小伟。为了方便照顾年事已高的奶奶,申海宁夫妇十五年来始终与奶奶和公婆住在一起,与他们和谐相处。2012年,她的婆婆突发脑梗塞,大小便失禁。申海宁不嫌不弃,帮她擦拭身子,接端便盆。2009年冬天,丈夫的大哥骨折,嫂子既要照顾病床上的丈夫,还要照顾罹患膀胱癌的父亲,眼看着满山熟透的苹果即将烂在树上,申海宁夫妇约来同事,利用周末将苹果及时收回果窖。在这个家庭里,让人看到的是婆媳和睦相处,妯娌关系融洽,夫妻相敬如宾,老人生活幸福。

相濡以沫:公安系统顾虎东家庭。顾虎东是榆横交警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妻子白慧是星元医院的大夫。结婚初期,顾虎东又在外地工作,妻子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抚育女儿,还帮助公公婆婆料理家务,家里经济拮据时,从娘家借钱来补贴家用,和婆婆关系如同母女。工作中,夫妻两人相互扶持,顾虎东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对待工作严肃认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勤劳贤德:府谷县燕霞家庭。府谷县哈镇硬路塔村西湾自然村的燕霞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结婚时夫家贫穷,婆婆瘫痪,公公多病,土屋面临倒塌。夫妻俩起早贪黑种瓜卖菜,生活逐步改善。后来又开办过石料场,木炭厂,成立苗圃合作社。现在她成为年收入十几万元的致富女能手,女劳模,通过自学也取得了大专学历。2015年她被推选为硬路塔村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致富。燕霞自从嫁入夫家,接二连三照顾瘫痪公婆十余年之久,公婆在弥留之际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却能流着眼泪呼唤着燕霞的名字。

创业奉献:榆阳区李小平家庭。李小平一家是榆阳区常乐堡村人,他们四世同堂,两代创业,事业有成。现在一大家子42口人集中居住,和睦相处,凝聚合力,传承爱心。事业步入辉煌时期的李小平家庭,时刻不忘自己致富后对于社会的责任,为教育事业捐款2000多万元,为敬老助残捐款100余万元,为其他社会事业捐款超过600万元,赢得社会各界赞誉。

家和事兴:榆阳区李学彦家庭。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学彦创办企业,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多年来,他家拿出2000多万元奉献教育事业、地震灾区、新农村建设、扶贫济困等,赢得社会各界赞誉。妻子陈利华,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向上孝敬公婆,向下教导子女,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传承了“尊老爱幼、敢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优良家风,夫妻俩的一言一行,子女都看在眼里,深受影响,两个孩子也各有成就。

新闻推荐

将实干进行到底 ——记府谷县孤山镇岳家寨村支部书记岳占宽

在村民家中,岳占宽(中)与他们畅谈村子的发展。岳占宽仔细查看玉米的长势情况。乔宇本报记者辜希静文/图岳家寨——府谷县孤山镇的一个普通的村子,一个曾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村寨,人们主要依靠种...

府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府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府谷县第三小学2015-11-13 22:52
府谷县电信局2016-08-05 13:28
评论:(听,幸福在敲门 ——榆林最美家庭掠影)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