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平 柴宇
灯树千光耀府州,星河欲下,明月如霜,丰年人乐业。今年以来,府谷县立足“一县三区”战略目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坚持信访三大改革,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创建管理新体系
“以前每到下雨天就特别发愁,不仅路面泥泞,如遇上下大雨,雨水、臭水赶着往家里灌,实在让人头疼。”家住小石板沟的居民刘女士说。多年来小石板沟的下水道问题一直是附近居民的心头大患,但是,今年来,随着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四化”行动的开展,困扰大伙儿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小石板沟更换了新的下水管道,垃圾死角得到了清扫,真正成为了环境优美的宜居小区。
近年来府谷县委、县政府从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改革出发,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城管局,实现了建、管职责分离。并在今年年初成立城市管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切实搞好顶层设计,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措施,组织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制订《府谷县城市管理条例》,举全县之力开展城区综合整治“四化”行动。通过半年来的“四化”综合整治和农村开展的“美丽乡村”行动,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优美、有序,市容市貌、村容村貌实现大提升。
同时该县积极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创新管理新体系,按照“谁管理谁审批”的思路,理顺市政管理所、市容市貌监察大队的职责。将占道宣传的审批权划分到市容市貌监察大队,并严格限制宣传的次数和规模。与各摊点商户签订2116份《门前六包责任书》(“门前六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包亮化、包美化);坚决取缔了中医院、府中坡的夜市摊点和流动摊点,重新规划了金信广场、旧车站东的183个夜市摊位,市容市貌有了明显的改观。
“自从安装了人行道隔离护栏后,我们走路也舒坦,再也不用担心突然会有车辆冲上人行道停车。”像市民李先生一样,有心人士会发现今年来该县着力破解民众出行难的问题,在人民路、天化路(金信广场至中医院)、河滨路安装人行道护栏5292.7米,挡车柱598个,将人民路的花箱移到河滨路,既美化了市容环境又阻挡车上人行道。同时创新道路养护管理办法,对于小范围道路维修,在城区交通繁忙点位一般不设围栏,选择在晚上车辆通行较少的时段维修,采用2cm厚钢板养护,当时维修当时通行。创新垃圾收集办法,经过充分调研,取消了人民路、河滨路的定点垃圾箱,改为用新式封闭垃圾收集车定时收集垃圾。将占用公共资源的免费停车场改为收费管理。目前全县共有收费和不收费的公用停车位1050个。分区承包,所有车位收费管理,承包者需承担所承包区域的机动车停放管理责任。目前正和物价部门共同制定可行性操作方案。
积极创建文明城市 凝聚社会正能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天清晨阳光普照,从国学馆到河滨公园到处都会响起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的声音。“学国学、诵经典,悟精髓、扬美德。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走入社会,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县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来该县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纳入各级领导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中国梦、‘三个陕西\’、幸福榆林”、府州大讲堂、“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系列活动等宣讲活动和“三八”、“五四”、“七一”等主题庆祝活动。
邮递员高三乃风里雨里送邮件从不延误;大昌汗镇农民丁秀生倾其全力资助贫困农民……第一届府谷十大好人的评选引导了广大群众崇德尚善、见贤思齐,鉴于此良好的社会引导效果,今年该县大力开展第二届“府谷好人”评选活动,召开表彰大会,对3名榆林市第五届道德模范、14名第二届榆林好人、10名首届“最美府谷少年”、20名劳动模范和31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三访五促、为民服务”和“三双一进”活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梦娃”动画视频、文明餐桌等公益广告展播,累计播发公益广告3万余次,组织编发短信70多万条,发放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0多万份,组织宣讲活动30多次,演讲比赛10余次。
“多亏了微公益爱心小分队为唇腭裂婴儿府安送来爱心捐款21542元,否则小府安根本无法露出和其他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县福利院负责人告诉笔者,府安共需手术费三万多,这笔捐款可是帮了大忙。志愿爱心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有利于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全县已注册的微公益组织有6个(大学生村官、QQ拼车联盟、爱在人间、微影爱心协会、爱在周末、骑行爱心俱乐部)、微志愿学雷锋服务小分队23支、微力量便民利民服务队15支,爱心理发店、慈善超市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成立府谷县志愿者服务工作站,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保护母亲河、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扶贫济困、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县注册志愿者6465人(其中新系统网络注册1300多人),遍布全县各条战线和各个行业。该县的志愿者服务事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全社会自发献爱心、做公益的氛围日益浓厚,“小微大爱、小微大诚、小微大道”的精神深入人心,微公益成为府谷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坚持信访三大改革 构建平安新府谷
建设“平安新府谷”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今年来府谷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坚持重要会议强调信访,中心工作不忘信访,重大决策考虑信访,形成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全面落实信访“五项制度”,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信访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群众进京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赴省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5%;去市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县信访局共接待群众来访408件3351人次,与去年同期(690件9531人次)相比下降65%。
“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处于易发、高发期,完善和改革信访制度有助于更好的化解矛盾、提供救济、密切党群关系,让它和其他纠纷解决、权利救济机制一道,共同筑起权益受损群众的保护网。”县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信访局今年继续推进“访诉分离、依法逐级走访、网上信访”等三项制度改革,加大了信访大厅基础实施建设,投入26万元,新安装了LED显示屏、安监系统、全智能双屏电脑登记系统、彩色打印机、身份证设别器、双向扫描仪、触摸屏等设备。同时,县上投资90余万元,由信访局负责统一给基层信访办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其中给5个基层单位配备了触摸屏,全面建成了“横向到部门、纵向到乡镇”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专门对56个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镇、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了培训,做到有访必登、有登必办,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复,实现了群众信访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具体落实的良好局面。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是对社会冲突和权利诉求的理性回应,是化解社会危机和社会风险的最优途径,也是制约公共权力、解决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利益、建设平安府谷的有效机制,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预期性。“为此,今年县信访大厅增设涉法涉诉、法律咨询工作窗口,由政法及司法机关统一派员进驻大厅,开展接访和法律服务等工作,依法受理、依法办理、依法开展司法救助、依法终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一步提高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工作效率。”信访局工作人员表示,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既有助于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又有助于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比如群众反映的交通肇事、民间借贷、讨要工程款、劳动赔偿以及信访老户涉法涉诉等问题,坚持法定途径优先,进一步理清信访与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的受理范围,真正把访诉分离制度落到了实处,为平安府谷建设创新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海勇通讯员王树强刘枰)今年以来,府谷县纪委监察局坚持把群众身边腐败案件查办放在全县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查案力度。府谷县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作用,多途径深层次...
府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府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