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府谷新闻 > 正文

榆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4-23 22:50   https://www.yybnet.net/

陕北秧歌传承人 李增恒

   李增恒(1928-2008),男,汉族,生前为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退休干部,艺名六六旦(因他在家中排行老六又扮演旦角,故称六六旦)。李增恒的表演技艺精湛,或喜,或笑,或扭,或羞,无不生动传神,情趣盎然。在陕北秧歌二人场子中,他男扮女装,扮相俊俏,舞姿婀娜,表演生动活泼,深受群众欢迎。他所表演的场子舞,在全省舞蹈界享有盛誉,特别是他的“跌软腰”堪称陕北场子中的一绝;跑“圆场步”轻盈、飘逸,被群众誉为“水上飘”;“转身”、“翻身”等舞蹈动作,都具有高、难、新的技巧。1955年,他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鸣惊人;1957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表演甲等奖,成为全省知名的民间艺人。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先后五次进京献艺,毛泽东、周恩来、朱镕基都曾接见过他。他还多次参加电影、电视拍摄工作,先后去法国、瑞士、前苏联等国演出。李增恒生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榆林小曲传承人 林玉碧

林玉碧,男,汉族,1946年7月生,榆林市榆阳区人。林玉碧8岁起随父学唱榆林小曲,17岁就学会了小曲的全部演唱形式。他演唱榆林小曲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他演唱的榆林小曲题材多样、清丽优雅、风格独特,深受群众喜爱。他还擅长演奏多种曲牌。1979年、1982年,林玉碧参加榆林地区民间音乐汇演,他演奏的《卖杂货》获一等奖,期间县文化馆和地区群艺馆录制他演奏的榆林小曲曲牌。2003年,林玉碧与王青、葛智等人成立了榆林小曲研究会,同时接收了乔忠诚、王艳、尤兰芳、白秋芳等数十名徒弟。2005年,林玉碧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举办了三场榆林小曲演唱会,受到专家一致赞誉。林玉碧现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榆林小曲传承人 王青

王青,男,汉族,1954年1月生,榆林市榆阳区人。王青从艺历史已有三十多年。他所唱的榆林小曲题材多样,清丽优雅,风格独特,并擅长演奏多种曲牌。1986年,参加首届陕西省秦筝比赛,获青年业余组第三名,1991年,参加在扬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古筝研计会;1994年,榆林市榆阳区政协出版了《榆林小曲》,他负责该书的曲谱审定并提供有关图片资料;2005年11月,带领榆林小曲演唱团进京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资源库录音演出,并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演出。2011年9月带领榆林小曲演唱团参加第二届陕西文化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获金奖。2014年11月,带团赴南京参加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办的全国首届民间俗曲展演暨专家研讨会,获特别奖。多年来,他传授徒弟二十余名。王青现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白云山道教音乐传承人 张明贵

张明贵,男,汉族,1931年3月生,榆林市佳县人。为白云观第十五代道士,道号希仙子。张明贵11岁时拜白云观第十四代传人张元桐为师,专心学道,对演奏道教音乐的各种乐器样样精通,成为西北道教界的名道士。张明贵在表演时使用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类,吸引佛教、晋剧、唢呐、陕北民歌等曲调的精髓和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白云山道教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他演奏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成分。张明贵从1980年主持白云山道教事务以来,修葺道观,培训学员,抢救整理道教资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96年,张明贵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赴英国伦敦、苏格兰、爱丁堡、伯明翰等地讲学,开展道教文化国际交流活动,英国《独立人报》称他为“东方神仙”。张明贵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靖边跑驴传承人 张有万

张有万,男,汉族,1943年5月生,榆林市民间艺术团退休职工,现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会会员。张有万表演跑驴的基本动作有“慢步闪腰”、“上坡步”、“下坡步”、“过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欢跳”等,动作组合有“惊驴打斗”“陷泥救驴”、“双人骑驴”、“太平跳跃”等。张有万自编自演的靖边跑驴节目《老俩口参加三干会》参加榆林市文艺调演获一等奖。此后,他将《老俩口参加三干会》改为《探亲路上》参加全国1980年文艺调演,获文化部奖励。1983年以来,他陆续创作了《蓝采和嬉戏张果老》、《娶亲》、《拉毛驴的小女婿》等作品。他表演的靖边跑驴被摄入电影《泥土的芳香》及电视片《中国风》、《源泉》、《民舞集锦》等影视作品中。张有万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府谷二人台传承人 淡文珍

淡文珍,男,汉族,1951年6月生,原府谷县文化馆职工。不仅熟练掌握府谷二人台的笛子、四胡、二胡、扬琴,三弦、笙、唢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而且成为演唱二人台优秀演员。他的演唱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抑扬顿挫,亮板拖腔,高亢明亮,悠扬动听。他演唱的剧目多达数十个,主要作品有《绣荷包》、《扬鞭催马运粮忙》等,多为反映农村生活情趣、男情女爱以及反封建的内容。2008年,府谷县成立了府谷二人台艺术团,淡文珍作为该乐队队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指导,使这支乐队在业务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年11月,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应邀参加了在内蒙古举办的全国二人台民歌大赛,淡文珍伴奏的歌舞《走西口》荣获金奖,演奏的二人台曲牌《绣荷包》获银奖。淡文珍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陕北匠艺丹青传承人 李生斌

李生斌,男,汉族,1945年2月生,榆林市子洲县人。李生斌自幼生长在被人称作子洲县“画匠窝子”的蛇沟村,深受当地画匠群体的熏陶。李生斌能熟练掌握民居箱柜画彩绘的艺术规律,其作品从不参照稿子和资料,只凭想象即可作画,随想随画。他的画面形象造型准确,绘画技艺纯熟,画面处理细腻丰富,线条流畅,深受当地民众好评。其箱柜画构图饱满丰富、形象活泼洒脱、用笔豪放、设色亮丽,画面丰富鲜艳,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风格。此外,他还熟练掌握了传统彩绘工艺技法,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油漆颜料及调和剂,通晓家具表面处理和绘制等工序的技术决窍,画面整洁、利落。李生斌以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带动了何家集画匠群第四、第五代人的成长。李生斌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匠艺丹青传承人。

 陕北民歌传承人 王向荣

王向荣,男,1952年6月生,榆林市府谷县人。王向荣的父母都是当地著名的二人台和山曲艺人。王向荣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很早就熟悉了很多民间曲调,是陕北民歌的天才演绎者,山曲、爬山调、二人台等都可以信手拈来,他的演唱行腔优美,气势豪放,酣畅淋漓,情感真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王向荣曾为《我是外星人》等多部影片演唱插曲,随团参加过前苏联、法国、瑞士等国举办的国际艺术节,1992年,曾应邀赴日本演出。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王向荣高亢悠扬的歌声。王向荣曾走进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讲述》、《实话实说》栏目,向全国观众讲述一代陕北民歌王曲折动人的故事。200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王向荣的首张专辑。王向荣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陕北秧歌传承人 贺俊义

贺俊义,男,汉族,(1939—2013),榆林市绥德人。十三岁开始独立表演陕北秧歌中二人场子的包头角色。贺俊义主要表演陕北民间舞蹈“二人场子”、“三人场子”的男扮女装戏,还擅长担任伞头唱秧歌。他表演的陕北二人场子和三人场子在表演技法上提高了“扑面照镜”、“摇扇移步”、“抖扇闪腰”、“搭扇含羞”等动作的形式美感。他的表演粗犷中透露出细腻,土气里蕴含有灵气,特别是在飘走间使手中的扇子和手绢随意多变、自然传神的舞动最有特点。五十多年来,他参与表演的“三人场子”曾三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级文艺汇演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获得各种奖项20次(个)。他还多次被有关文艺团体请去传艺授课。传人有马海强、贺世成、郑冬瑞、苏建国、黄慧、崔凡等。贺俊义生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横山老腰鼓传承人 李成元

李成元,男,汉族,1954年12月生,横山县人。李成元1967年开始学习腰鼓表演。40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老腰鼓表演艺术,积累了较丰富的腰鼓表演知识和经验。李成元的主要成绩:一是全面掌握了老腰鼓的道具类型及其使用方法;二是探索出了一套老腰鼓表演的动作形式,主要有顺风旗、单蹬腿、两脚不落地、踹脚打、过堂打等;三是熟悉腰鼓表演的场子类型并编制了新的场图。传统场子类型有黑虎掏心、四木斗底、蛇盘蛋、黑驴滚蛋等。他在熟练掌握传统场子表演类型的同时,编制了和谐大中华、莲花宝地等25种老腰鼓表演场图。1986年春节,横山县老腰鼓队在榆林市参加汇演,李成元荣获特别奖。2006年8月李成元在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期间,参演的横山老腰鼓受到一致好评。李成元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绥米唢呐传承人 汪世发

汪世发,男,汉族,1949年8月生,榆林市绥德县人。汪世发12岁开始学艺,19岁出师立班。在长期的学习和演出活动中,汪世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用唢呐不必调试吹奏近百首传统唢呐曲牌。他的乐班人数虽少,但演奏水平高,合奏时时而气势如排山倒海,时而又细腻委婉;独奏时既有奔放的激情,又有深情的倾诉。1999年,汪世发参加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演出,同时,在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闭幕式演出中获团体特别奖;2001年,参加陕西电视台举办的迎十六大胜利召开文艺晚会演出;2002年,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演出的《唢呐领奏闹元宵》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闭幕式演出;2003年,参加中国老年艺术节表演,获纪念奖;2006年,参加榆林市首届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汪世发现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绥米唢呐传承人 李岐山

李岐山,男,汉族,1945年5月生,榆林市米脂县人,他从7岁开始就跟父亲学习唢呐曲牌,14岁时开始正式学吹唢呐。他的演奏生动活泼、欢快流畅,尤其擅长高音吹奏,在高音区(上三眼)加“花”装饰吹奏,略有调皮气息,音似珍珠落地般蹦出,大音程跳动吹奏形成鲜明的起伏跌宕,既增强了立体感,又弥补了传统吹奏拖拉力乏的不足,能使用“一曲多变”的方法,在发挥高难度技巧中使传统曲牌产生新的美感。1983年,李岐山参加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一举夺得“唢呐演奏奖”和“优秀民间艺术奖”;1986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为他录制盒式录音带《狮子令》;1988年,中国文联出版社为他录制盒式录音带《陕北唢呐曲精选》;他的录音通过各种渠道传遍美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他还为电影《人生》、电视剧《蓝花花》、《净土》吹奏。李岐山现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新闻推荐

府谷寨山发现大型石城遗址

本报讯(记者郭青曹瑞)记者从府谷县获悉,近日,府谷县田家寨镇寨山村发现大型石城遗址。寨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南部的田家寨镇王沙峁行政村寨山自然村所在山梁上。经调查,遗址面积在110万平方米左...

府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府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榆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