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勃江
在昔日风沙肆虐、盐碱遍地的定边县堆子梁镇小滩子村,曾有过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他征沙治土,造林护田,被授予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称号,他曾连续三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李守林。虽然他已经去世,但是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治沙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榆林儿女。
1、战狂沙——
20多年不间断的坚持,创造了“小滩子治沙模式”
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小滩子村,自然条件恶劣,饱受风沙侵扰。1933年,年仅6岁的李守林随父辈逃荒至此,成为这里的第三户人家。从此,这个“地坑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贫”的村子成了李守林新的家园,也成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所在。
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小滩子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种下的庄稼不是被风吹翻了秧苗,就是被随风而来的黄沙压死,一年下来的收成根本不够填饱肚皮,遇到灾年,即使是吃糠咽菜也难以为继,要想改变生存现状,唯有植树造林治理风沙这一条路可走。在这一信念的推动下,1951年,李守林动员28户贫农,组织起两个造林合作互助组,踏上了治理茫茫荒漠的征程。
为了实现征服风沙、保卫家园的目标,李守林和他带领的两个互助组成员把从牙缝里省下的几斗糜子换成了树苗,然后一头扎进了卜肚滩和曹家坑的沙窝窝里栽树,盼望着这些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树苗能在沙漠里扎根成活。然而,随之而来的一场狂风裹挟着黄沙吞没了大家栽下的小树苗,李守林向沙漠的第一次进军宣告失败。
这时,村里的一些人开始质疑李守林的做法,有人说:“凭你们还能栽活树,治了沙?简直是白费功夫。”但李守林并没有气馁,他发动大家仔细观察地形,寻找失败原因,同时派人去外地学习植树造林技术。在吸取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后,李守林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把树栽活,必须先固定住流沙。于是他又发动互助组成员,用柴草把沙地一框一框地分开,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再挖坑栽设沙柳作障蔽。有了网框和障蔽的保护,树苗便不用惧怕流沙的侵袭,就这样,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第一片树林在李守林和乡亲们的努力下顽强地扎下了根,也让小滩子人看到了人进沙退的希望。
1953年,造林互助组扩大到37户;1955年,防沙林达到500亩;到1958年,造林保存面积1700亩,营造沙柳网框林50多框,保护农田2000多亩,新增耕地400多亩,粮食平均亩产从30斤提高到50斤。《人民日报》在1957年对李守林带领群众治沙造林的事迹进行报道时认为,李守林在长期与沙漠斗争的实践中,发明了引水拉沙、用水开渠、多管井、马槽井、扬风移沙、搭设障蔽等治沙方法。这些探索,形成了以植物治沙为主,植治、水治、风治、工程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大思路。
经过之后的20多年不间断的坚持,小滩子渐渐爆发出惊人的生机,李守林和小滩子村村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随着“小滩子治沙模式”的推广,传遍了榆林、陕西乃至全国,李守林也因之于1964年被授予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称号,这一殊荣,当之无愧!
2、兴水利——
要想拔穷根,就必须要在实现林网化的基础上再做到水利化
在努力扩大林地面积、守护小滩子村免受风沙之苦的同时,李守林一直在探索,如何将贫瘠荒凉的沙地变成肥美的良田。
定边县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325毫米,属资源性严重缺水的地区,而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1965年,李守林从大寨学习归来后,向全体社员提出了要搞农田水利建设的设想,他说:“小滩子造了十几年林,有了地、有了肥,但就是没有稳定的粮食产量,问题就出在水上。要想拔穷根,就必须要在实现林网化的基础上再做到水利化。”
李守林的提议,引起了全体社员的强烈共鸣。小滩子人又开始了加速水利化的尝试和征程。1966年春节刚过,天寒地冻,李守林带领队干和社员30多人,在沙地上打机井。昼夜三班倒,奋战20多天,打成了小滩子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机井。全村男女老少为之振奋不已:“这下咱小滩子村可是有办法了。”
从1966年至1968年,小滩子共打成机井18口,其它类型水井80多口,水浇地从之前的23亩发展到1000多亩,春麦、玉米、高粱、谷子、豌豆等作物第一次在小滩子试种并获得成功。林地面积增加1000亩,种草面积增加900亩。
1970年,小滩子大队党支部提出了“三个一千亩”的奋斗目标,即新修和整修水地一千亩、造林一千亩并逐步用护田林网取代沙柳网框林、利用退耕地种植草木一千亩。又是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全队机井增加到28口,水地增加到1500亩,粮食亩产提高到90斤,林地7200亩,种草面积1400多亩。
3、造良田——
往返行程250余万公里,1000亩沙地变成稳产高产田
“五檩四椽满炕毡,儿婚女嫁心安然。”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相继实现林网化、水利化的小滩子村,已是林网护田、水地连片、粮食倍增、牛羊成群,社员群众吃穿不愁,过上了好日子。而李守林并未就此驻足,对小滩子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想法,有了更高的目标。“粮食产量仍旧不高,原因是沙地漏肥漏水,要想高产必须拉土压沙造良田。”他说。
这一次,李守林的决定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一亩地垫两寸厚的黄土,怎么也要拉140车土。拉一车土,一个来回就得走十多里路。现在要改造1000亩地,那得付出多大的力气。”有人扳着指头算起了账。
质疑和畏难没能挡住李守林的决心。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1972年底,小滩子又拉开了拉土压沙造良田这一工程的序幕。
“要掺土改沙,小滩子却没有土。他们在离村很远的地方,找到了淤积在一条已经干涸的古河道上的胶泥,决定把胶泥运回来治沙改土。全队出动105辆架子车、两台拖拉机、数十辆马车,动员全队青壮劳动力,起早贪黑、风雪无阻,从五六里外的地方拉土压在林网内的沙地上。定边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土地冻得像铁板一样坚硬,狂风卷着黄沙迎面打来,眼睛都睁不开。李守林他们揭开厚厚的冻土,取土作业,迎着刺骨的寒风、弥漫的风雪,社员们推着架子车,赶着马车,在沙漠中穿梭往来。连续奋战三个冬春,共拉土21万余车,往返行程250余万公里,硬是给1000亩沙地掺进1至3寸厚的土,把费水、费肥、费工的‘三费田’变成稳产高产田。1974年,大队粮食总产一跃达到61万斤,比改土前提高70%。”197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再次大篇幅报道了小滩子战天斗地的事迹和成就。
和改土同时进行的,还有科学种田。当时,部分西北农科院的干部被下放到小滩子村,这对小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学习农业技术的大好机会。在这些农业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从选种、育种、配种开始,小滩子开始迈上科学种田之路。到1974年,全大队玉米、高粱、小麦、洋芋等大田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全大队还实施了600亩小麦和玉米、玉米和洋芋田间套种,亩产达到660斤,前所未有。
4、兴产业——
小滩子开始走上多种经营并举的发展之路
造林、打井、平地、改土,小滩子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到了1978年,全队造林保有面积达到8000多亩,打成机井63口,可浇地1500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斤左右,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2000亩上下。此外,在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小滩子村开始走上多种经营并举的发展之路。有工作人员20多人、年可实现利润过万元的柳编厂建起来了,苹果、枸杞等200余亩经济林种下去了,两台大型拖拉机和其它70多台动力机械、农用加工机械也买回来了,170千瓦的发电站也建起来了……全大队公共积累达52万元,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1976年12月,李守林作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出席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1992年6月10日,65岁的李守林心脏病突发去世。为了纪念他敢为人先的勇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因地制宜的科学态度、联系和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定边县委、县政府在小滩子村李守林旧居建起了小滩子治沙造林事迹陈列室,用以缅怀这位在治沙造林、农业生产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先驱。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夏晶李河在定边县石洞沟镇邹寨子村有这样一群“50后”党员,他们平均年龄66.5岁,他们主动请缨,一句“让我们上”,义...
定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