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博白县沙陂镇那新村蜿蜒崎岖的泥路,驱车40分钟左右,进入绵延的山区,就来到了群山掩映的那新小学大坡教学点——黄小伟老师所在的学校。
和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一样,黄小伟老师与村民站在一起,看起来没有两样,一样的黝黑,一样的清瘦,但谈吐之间多了一份健谈,多了一份睿智。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黄小伟是这所学校仅有的两个老师之一。今年54岁的黄老师,自1995年当上代课老师以后,就一直在这大山里任教,至今已有22年。起初在附近2个同样条件艰苦的山村小学任教过,后来在那坡教学点安了家,再也没有离开过。
只有7名学生也坚持上课
大坡教学点原来只有几间泥瓦房,学校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边有一个50平方米的沙坝,是孩子们上体育课也是玩耍嬉戏的地方。
学校原来有四个年级,共三四十名学生。因学校过于破旧,2015年被拆除进行重建。由于新的校舍没有建好,年龄大一点的三、四年级学生已被转移安置到那新小学就读,现在只剩下一、二年级的13名学生:二年级7名,一年级6名。其中二年级的学生由黄老师在旁边的民居找了一间空房作教室继续上课,一年级的学生则由家在学校附近的詹老师带回自己的家里上课。
“山高路远,这些年龄小的孩子无法自己到5公里外的村小学读书。”黄老师说,“尽管学生很少,学校也必须存在,学校在,学生的希望就在。”
在这所简陋的学校,黄小伟老师教授这些孩子们拼音、习字、算术、画画、音乐、体育等科目,20年如此。
22年的无怨无悔付出
由于缺乏老师,32岁那年,因黄小伟是村里上过高中的,本在外打工的他被村支书动员回来当了代课老师,这一干就是18年。工资从一开始的150元,慢慢涨到2013年的1060元。日子是清贫,同村的同龄人外出打工,这几年都回来建起了二三层的砖混楼房,只有黄小伟的家还是低矮的砖瓦平房,在村头特别显眼。
“后悔吗?”
“不后悔!既然选择了就要做下去,与许多代课老师相比,我还是幸运的。”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他这份坚守有了回报。2014年,51岁的他经过考试,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分——人民教师。转为正式老师后,黄小伟拿到手的是2900多元。
“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黄小伟说这话时,我心里一阵酸痛。
“我不会忘记初心,当初选择当老师就是要教会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山村贫困的面貌。哪怕只剩下一名学生,只要教学点不撤,我都会坚守下去。”黄小伟的目光抬向远方。
这些年,村里条件稍微好点的村民都把孩子送到山外就读。黄小伟现在所教年级的学生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黄小伟每月都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部分给孩子们买笔和作业本,还要给特别贫困的孩子垫付书杂费。
20多年来,黄小伟教过的学生数百人,最后考上大学的有20多人,村里有的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教过的学生现在遍布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学生回到村里探望他,顺便给学校的孩子们带回一些学习用品,这给黄小伟带来了许多欣慰。
子女来接他的班
再过几年,黄小伟老师就要退休了,不过他并不担心没有人接过他手中的教鞭。
2014年,大儿子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本来已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在他“威逼”下回来做了一名乡村老师,现在相邻村的小学任教。
2015年,二女儿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又被他“连哄带骗”回来做了一名小学老师,现在沙陂小学任教。
“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坚持下去,干不动了就叫儿女回来接班。”黄老师笑着说。
现在,大坡教学点占地200多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的三层教学楼拔地而起,下半年建好后可容纳六个年级300多名学生,将解决周边几个自然村小孩上学困难的问题。
通往村外的道路也正在硬化……
“条件改善了,相信会吸引好的年轻老师来这里任教。”黄小伟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博白讯今年以来,博白县紧扣减存量、遏增量的目标,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问题线索,紧盯扶贫领域“微腐败”。今年以来,该县依托博白县...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