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专程前往径口镇核实村民反映喝水难的情况。径口镇副镇长王毅和大胜村委主任秦伟东全程陪同本报记者进村实地采访、核实。
村民饮用水,要到几里外的露天蓄水坑挑回
蓝屋组是径口镇大胜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只有20多户100多人,坐落在海拔约400米高的六林坳一处山脊上。
记者从六林坳山脚下的一个叫甜竹水的村子出发,到蓝屋组要步行翻越约3公里的山路。
行至半山腰处,果然看到一处小山涧,山涧的水是从一处石缝中渗出,天旱季节水量并不大,可以看到村民临时挖出的一个露天蓄水坑。
村民老蓝指着路边那个露天水坑说:“这是村民现在唯一的饮用水源,村民每天都要来这里挑水,但水量不足,不够全村20多户人饮用,要排队轮流等水。”
离蓄水坑不远处,有一个小水坝,水面上漂浮着树枝和落叶,水坝旁有一间废弃的小石屋。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在小山涧筑起了小水坝,安装抽水泵,拉接水管引水上山,但没过多久,因水源不足,水泵被偷,引水设施从此废弃不用。
“当年,抽水泵建好时,村民们都很欢喜,以为可以从此喝水不难了,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引水设施就废弃了。村民们也曾想过重新启用,但由于离村子太远,工程量较大,最后不了了之。”老蓝说。
喝水困难,已有十多户人搬下山
再继续走了几里远的山路,终于到了蓝屋。村落不大,只有一些低矮的房子,留守的村民也只有几户人,村里静悄悄的。原来,因为喝水困难,路不通,田又荒,生存条件艰苦,已有10多户人搬下山了。有的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学,在山下租房住,有的干脆就在山下找地方定居,到了周末或逢年过节才回村看看自家的房子,打理自己的林木,如今常住在村里的村民就只剩二三户人家了。
在老蓝家里备有两个大水缸,一个是存储雨水,一个是从小山塘里打回的水。老蓝告诉记者,雨水用来洗澡、洗衣服;山塘水则是喂养禽畜用。老蓝家的伙房里还有一个矿泉水罐,里面装的正是从小山涧打回的山泉水,是一家人的饮用水。
“说是山泉水,其实水有时很浑浊,还有点味道,但没办法,只能喝这里的水。”老蓝苦笑着说。
老蓝是蓝屋组的村民代表,他说,这些年来,村民到处找水,什么办法都用上了,但是在村子附近都找不到可供人畜饮用的水源。为了解决用水困难,村民试过挖井,先后打过两口深井,可挖到10多米深都没有水。
老蓝告诉记者,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其他地方引水,但村民们的生活都很困难,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建设引水设施,希望有关部门或社会好心人士能帮他们一把。
村委:将动员和帮助留守的村民搬迁到山下
针对蓝屋组饮水难的问题,大胜村委表示,村委一直想着解决的办法,考虑蓝屋组的生存条件恶劣,村委在开展***工作中,先后动员和帮助10多户村民搬迁到山下。下一步,村委将继续动员和帮助其余几户留守的村民搬迁到山下。
据了解,为了方便一些村民逢年过节回村,或上山管护林木和作物,径口镇政府以及大胜村委正在考虑通过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或通过“一事一议”项目来筹集资金,建设引水工程,争取尽快解决蓝屋组的人畜饮水问题。
新闻推荐
贫困户入企务工,增加了收入着眼于实际,博白县利用企业上马新项目之机,将扶贫小额信贷与产业开发相结合,推行“政府+金融+保险+企业+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新模式,为脱贫攻坚拓出了一条新路子...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