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华恋 何凯旋
千年龙州,红色边关。
作为扼守祖国桂西南与越南边防一线的战略要地,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龙州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土司和军阀混战带来的深重苦难。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左江地区进步青年把光明之火带回家乡,龙州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1930年2月1日,在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龙州起义胜利举行。起义后,红八军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并奔赴各地开展土地革命、剿匪反霸与反帝斗争。
如今,86年过去了,在红八军的故乡龙州,红色的血液依旧流淌不息。记者寻访到了一位红八军战士谢德成(后改名梁玉汉)的后人梁炳聪,从他的讲述中,那段峥嵘岁月与邓小平在龙州的革命生涯仿佛历历在目。
投身革命“神枪手”威震军营据梁炳聪介绍,父亲谢德成出生于1898年11月25日,广西博白县人。因身高一米九,人称“高佬谢”。谢德成于1920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后被广西警备第五大队收编。
当时,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与共产党合作。因而,邓小平在广西积极开展兵运工作,迅速发展武装力量,以此作为工作重点,把俞作柏、李明瑞所建立的广西教导总队及警备第四、第五大队约5000人的旧军队,改造成为由中共掌握的新型革命武装。
1929年10月,俞作柏、李明瑞反蒋的“南宁兵变”失败后,为保存力量,邓小平当机立断,把革命武装挺近左右江地区。谢德成随警备第五大队及特务营一千六百多人,往左江地区进发。于20日下午3时许到达龙州城,在今利民街上岸。
1929年11月28日,时任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大队长俞作豫带领部队东下崇善,并和第一营作为先锋,副大队长蒙志仁带领二、四、五营殿后,留第六营守卫龙州城,第三营驻扎靖西,想与在南宁的第四大队会合,攻打南宁。半路,副大队长蒙志仁带领二、四、五营叛变,当时留守龙州的只有新编的第六营和部分机关工作分员,被迫退出龙州城。
此时,谢德成和部队到达龙州上龙乡水窿村,与正从百色回来的李明瑞会合。李明瑞在分析敌我形势后,决定发动工人赤卫队和农民赤卫军助战,合围龙州城,并断绝叛军的粮草。当晚,连夜分兵4路进攻县城,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谢德成与李明瑞的卫士大队大队长谢伯达,组成一个突击班,在龙州城内打巷战,穿插战斗,在这次平息战役中,“神枪手”谢德成打死叛军8人,打伤2人,亲手击毙四营长潘益,重
伤二营长蒙志华,威震军营。
经过3天3夜激战,第五大队击毙叛军营长潘益和参谋长王国连等官兵100多人,蒙志仁率残部溃逃南宁。
1929年12月4日,光复龙州城。贴身护卫受命锻打军帽徽
1929年12月初,邓小平带领袁也烈、严敏、何世昌等同志从百色来到龙州城。当晚,谢德成和谢伯达被选为邓小平的贴身护卫。
为什么选谢德成做邓小平护卫?
“当时我父亲胆大心细,警惕性很高,又很忠诚。”梁炳聪说。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是当时邓小平给父亲谢德成的第一印象。(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当时龙州环境复杂,邓小平是中共中央代表,谢德成和谢伯达两人感到责任十分重大,生怕发生意外。两人坐在邓小平房间的外间,抽烟到天亮也不敢合眼。而谢德成身上则时刻挂着四个手榴弹,手榴弹的盖子拧松,长短两只枪支装满子弹,上好膛,彻夜守在邓小平身边,保卫他的安全。
到龙州城第二天,邓小平等领导检查龙州各部队情况,晚上8点集中到今利民街原广西全边边防督汛办公署后花园会议室,召开党、政、军干部会议,谢德成与谢伯达一起,站在会议室门口左右,卫士队在外面围城几层,保卫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会上,邓小平传达中央关于建立红八军的指示和在百色召开的红七军前委会议精神,分析、研究龙州的形势,与他们共同制定发动龙州起义和起义后的工作计划大纲。
在制作红八军军帽徽的会议上,谢德成受邀参加会议。会上,俞作豫问谢德成:"打铁佬,你精通打铁、补锅、打铜技术,怎样做帽徽好?"
谢德成回答道:"用铁皮比较轻便,容易找,但没光泽度,用铜也行。用子弹、炮弹空铜弹壳也可以,而且锻打出来后有光泽度,闪着金黄色。"参会人员听后,一致同意用铜来锻造。
但是用什么图案呢?当大家束手无策时,何世昌拿出一张由邓小平、李明瑞、何世昌、宛旦平四人共同设计的草图。
邓小平站起来,左手夹着一支燃烧的香烟,右手指着上面画好的一个图形,里面有一把镰刀、一把斧头,对着大家讲:"我们在百色的红七军军旗上已经定为一把镰刀、一把斧头。红八军是否在此基础上另外补充一种与众不同的标志?"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也找不到好方法。
邓小平接着说:"是否加一颗五角星进去,我们共产党是广大劳苦百姓的救星,是革命的星星之火,红军像漫天的星星,将洒遍祖国大地……"
接着,邓小平严肃地嘱咐谢德成:"谢德成同志,红八军军帽徽全靠你的手艺,要克服困难,争取在起义之前制作好军帽徽,到时候给你记功,你放心大胆去组织人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同时,认命谢德成为铸铜热锻打红军军帽徽技术员,全权处理热锻打军帽徽所需要的人力、资金、材料和各种专用工具。
之后,谢德成着手加工打铁工具,当时没有铁钻,他就与几位战士到鸭水岗龙坳的卫士连后台(炮台)上,把用不完的炮弹头拖下山,抬回龙州城。经入火改装成打铁用的铁钻,接着做熔铜火炉、风箱、找铜、做军帽徽的铁模具板,带领一些战士在瑞丰祥钱庄里锻打红八军军帽徽。经过不懈努力,到1930年1月25日,谢德成和战士锻打出两百多个好的军帽徽,每一枚新帽徽都闪着金光。九死一生成战争唯一见证者
1930年2月1日,俞作豫率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龙州起义,威震中外的龙州武装起义胜利举行。当天,龙州古城张灯结彩、红旗飘扬,一万多军民在新填地广场举行庆祝大会。
龙州起义与百色起义相呼应,沉重打击了国内外阶级敌人,极大地鼓舞了南疆边陲各族人民。
红八军成立后,向各族群众公布了《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为保卫革命根据地,派出主力部队,分赴各地游击、剿匪,帮助地方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反对豪绅地主的斗争。
1930年2月6日晚上,谢德成与谢伯达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到凭祥接邓小平。谢德成连夜擦好枪支,带足弹药,天没亮就带上军部卫士加强排到凭祥,接邓小平返回龙州。
邓小平第二次来到龙州,白天深入基层调查,晚上回到军部经常通宵批文件、写材料,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
在邓小平离开龙州到右江地区后,3月20日,龙州保卫战爆发。随后,在红八军撤出龙州时,谢德成随二纵队宛旦平部撤往凭祥。
3月22日,凭祥阻击战白马阵地上,谢德成与红八军第二纵队一营政治指导员林景云共35人留下打掩护,与国民党三个团约三千六百多人的正规军打了三个小时,共打死敌人六百多人,打伤二百多人。硬是顶住了敌军的轮番攻击,死死拖住敌军三个小时的进攻。成功掩护部队和宛旦平等安全撤离战场。在牺牲33位勇士后,谢德成与林景云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交替掩护撤退,林景云不幸受伤被捕,被敌军押于龙州县鸭水滩杀害。只余下谢德成一人受重伤后死而复生,成为凭祥阻击战唯一的幸存者与见证者。
重伤后,谢德成与部队、党组织失去联系。在后来抗战中他与地方组织并肩作战、工作。后经人介绍,谢德成与龙州县八角乡箕斗村更卓屯一姓覃妇女结婚,从此改名梁玉汉,主要从事修理、打造农具工作。
谢德成同志于1978年8月22日过世。
新闻推荐
博白交管大队严格按照“***”工作部署,对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日前,该大队已帮助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获得群众广泛好评。该大队开展***的对象是博白县亚山镇大禾村的陈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