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从小就有个“发明梦”。他靠自学研发了上百种工业产品和农业先进种植技术,其中《自吸式摩托水泵》、《多结构多功能环保型液体油漆喷涂机》、《自动天然中央空调机》等8项技术先后获得了国家专利。他,就是博白县的农民发明家——李宏江。
李宏江是博白县新田镇马田村竹山塘屯人,他天生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农民,虽然没喝过多少“墨水”,但他从小就有点小聪明,喜欢折腾发明创造,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有空闲时间,他就钻进房间里苦心研读动力发动和内燃机等方面的相关书籍,为日后钻研发明创造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由于搞发明创造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李宏江平时省吃俭用,挤出一部分生活费用于购买各种原材料来搞发明创造。清贫的生活、简陋的居所、贫困的家境并没有束缚住他那颗热爱发明的炽热之心。
想起1994年获得的第一张《动物发动机》专利证书,那种艰辛,李宏江至今仍记忆犹新。但是李宏江认为这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就仿佛在沙漠里迷途的旅者靠双手挖出了一口甜水井,实现了自我救赎。李宏江要凭借这张专利证书,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李宏江的发明源于生活、服务生活。他在生活中悉心、细致观察,寻找发明创造灵感。在博白本地,传统雍菜栽植于水田,李宏江突发奇想,何不将固定种养在水田里的蕹菜移动种植到闲置土地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想到就立马执行,李宏江用塑料、泡沫设计出移动种植池田,研究起了蕹菜移动种植技术。“当时,很多人跑来凑热闹,有人夸我有想法,有人骂我有神经病。”说起刚开始研究移动种植技术时的情景,李宏江仍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宏江种植在楼顶上的蕹菜梗肥叶绿,大获丰收。他设计的移动种植池田近似于传统水田的种植条件,空心菜根须长在水中,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可在楼面、地平面任何地方安置规模化种植生产博白蕹菜供应市场,非常适宜在博白地区及全国推广应用。李宏江的“空心菜四季移动种植技术”成功之后,他开始在网上推广这一技术,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今年7月,他的这一新发明已经初步审查合格,现国家专利局正在对其进行实审。
“农民朋友们越困难,我这个农民发明家就越有想法。”李宏江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他的很多成功发明和奇思妙想都多亏了他所结交认识的那些农民朋友们。
李宏江认识一个农民老板,他是博白镇绿珠村的杨成镇。杨成镇在村里建了个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种植有一大片食用蘑菇。在一次闲谈中,杨成镇苦叹一句:“我这些食用蘑菇恐怕是被猪场排放的污染物荒废了”。李宏江突然灵光一闪,就有了他现在正在研究的“零排放生态养猪增收法”,就是将猪排放出来的屎和尿用垫料吸收发酵后用来种植食用蘑菇,种植蘑菇剩下的配料可变成有机质复合肥,这样循环利用一举两得。杨成镇听后立即拍板承诺提供“科研经费”给李宏江搞研究,李宏江的这一生态循环利用种养想法也得到了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零排放生态养猪增收法”正在紧锣密鼓的实验当中。平时,李宏江认识的很多农民朋友经常跟他抱怨养的鱼不能大批量成活、产量很低。现在,“高密度养鱼”将会为他们“排忧解难”。李宏江深知,鱼成活量不高,就是水的含氧量低,“高密度养鱼”将可提高水的含氧量,让鱼不仅仅是在鱼塘才能大规模成活,在水池里面也能够让鱼“生龙活虎”。
现在,在李宏江的住宅楼顶上,李宏江的发明创造梦“遍地”开花结果,“铁棍淮山1号”、“无土栽培水稻”、“紫色淮山试种2号”等一件件创新产品相继“出土”。截至目前,李宏江共研发、申报国家专利有102件,其中80件取得初步审查合格通知。李宏江在楼顶上作“空心菜四季移动种植技术”试验。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