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位于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的桂源种羊场,只见牧草茵茵,羊群欢跑,好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迷人风光。谁能想到,这占地面积600多亩、年出栏肉羊1500头的养殖场,竟是一位“肢体四级残疾”的青年农民创办的。
今年刚迈进而立之年的刘入源,出生在长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使他失去了整个右手掌。然而,他身残志不残,初中毕业后考上玉林市卫生学校,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走出了校门。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四处求职却总是换来别人异样的眼光。求职无门,他只好在家人帮助下在江宁镇上开了间茶店谋生。
商机总是留给有心人。刘入源在一次与客人聊天中,得知本地的羊都是外地调来的,羊肉价格是猪肉价格的3倍多,可见养羊市场前景很广。于是,他决定豁出去干点实业证明自己。
2009年10月,刘入源引进了31头种羊饲养。少了右手掌,他割草、干活都不灵活,吃了很多苦,可他乐在其中,一心只想把羊养好。然而,这些羊买回来没多久,因水土不服出现了拉肚子、发高烧等症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相继死亡。
面对挫折,刘入源并不灰心。他反复琢磨,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传统的羊舍都是平地架空的木质结构,距地面只有四五十厘米高,山羊排放的粪便很容易堆积进而发酵,产生的氨气蒸发进入到羊舍,羊就很容易生病。于是,刘入源对症下药,他将羊舍改造成斜坡式,距离地面约有一米的高度,底部采用中间有空隙的木条铺设,让羊“高高在上”地养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刘入源养羊渐入佳境,2011年出栏肉羊1000多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2012年又引进100多头澳大利亚努比亚新品种种羊,生意越做越好。
刘入源的养羊事迹在周边传开了,大家都纷纷向他“取经”。身为共产党员的他,毫无保留地把养羊技术传授给村民。目前,他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合作,把种羊拨给农户养成商品羊后再由公司回收销售,带动本地养殖户52多户、外地养殖户100多户走上养羊致富之路。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