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优雅宽敞的院子,气势不凡的新办公楼,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走在博白乡镇村屯,一座座这样的“星”级庭院随处可见。曾几何时,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有如此风光气派。
博白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积极探索从机制上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引入“数控”理论,推行“五步数控管理法”,有效破解了党建工作“由虚变实”难题,全县村级活动场所旧貌换新颜,村民办事越来越方便了。
从源头上查找出促作风转变的实招
“找村干部有啥用,他们连个像样的‘窝\’也没有,能干什么事?”前些年,博白不少村干部都听到过村民类似的嘲讽,尽管尴尬却无言以对。
被村民称为“狗仔巷”的原文地村委会办公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不仅窄小且成为危房。它设在圩镇的一个狭窄通道,连摩托车也进不去,通往二楼办公室楼梯没有栏杆。一个老人办个证明什么的,要有两人相陪,一个在外面守摩托车,一个扶老人上楼梯。在近年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热潮中,该村改造“雷声”很大,实际上“涛声依旧”。
博白组织部门在调查研究后认为,组织工作中出现的“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一阵风”、“两张皮”等现象,症结既在于有些人认为党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也在于组织部门在推进工作当中缺乏“由虚变实”的“硬杠杠”。组织工作必须实现从“虚拟”到“数控”转变,才能促使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把组织工作真正抓落实。
从过程上调控好促作风转变的环节
在组织工作中如何注入数控元素,确保组织工作由“虚拟”到“数控”,实现质的飞跃?去年5月,博白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大行动”,按照“五步管理法”科学运行轨道运行。
第一步:选定指标。抓住支部建设这个突破口,务必达到“100%的后进党支部得到转化,100%的一般党支部得到提升,100%的先进党支部得到巩固扩大”目标,让基础更牢,党旗更红。
第二步:顶层设计。一抓党建规划,根据分类定级的情况,编制出台了全县基层党建五年(2012-2016)工作规划,制订了机关党建、教育卫生系统、组织员队伍建设、乡镇干部“百分制”绩效管理、村干部队伍建设等系列党建文件,为全县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明确了目标。二抓攻坚方案,确定工作目标、主攻方向、工作措施、时间安排、验收标准、工作要求等。
第三步:中枢驱动。一是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百日攻坚大行动”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年度考核、绩效考评、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选派精兵强将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从区直、市直、县直部门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全县81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为每个乡镇配备1至2名组织员,加强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县级拨款325万元(每个村5000元,乡镇政府配套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
第四步:有轨运行。一抓晋位升级,整合纪委、组织、综治、司法、民政、计生、文体和卫生等8个部门党建资源,对村规范化建设统一布局。二抓制度建设,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三抓党建创新,创新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分类创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党支部;实施“支部+协会+农户”三带三促工程。
第五步:绩效考评。一是组织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机制,采取联合督查、定期调查、交叉检查、暗访巡查等形式,及时发现、纠正问题。二是绩效考评,采取“三评一定”(基层党支部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复评,综合核定)的办法进行考评。三是注重考评结果运用,把考评结果作为惩奖、提拔的重要依据,一一落实兑现。
从根本上解决了组织工作的“虚拟”
博白县组织工作“五步数控管理法”,有效解决了过去党建工作职责不清楚、目标不明确、操作不规范、机制不健全、考核不到位等问题,实现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质可控、有责可究,(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