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见到博白县双凤镇镇北村胡屋队,一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上,摩托车和面包车不时从村里驶出,路边新增了好几栋新建的楼房,在路边树下歇息的村民怡然自得……一条300米长的村屯公路不仅打通了胡屋队通往外界的“大动脉”,也激活了村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
胡屋队是双凤镇镇北村的一个队,36户180多名村民是在1970年的时候由库区移民搬迁过来的。原先他们居住的村子只有一条小路通往村外。由于道路狭窄,又位于水库边,遇到雨季洪水暴发的时候,这条路还经常塌方,过往的摩托车经常摔跟斗。由于道路狭窄,出入不方便,外面的物资难以运进来,村民的生活状况一直无法改变。2012年以前,大多数的村民还住在泥砖房里,过着贫困的生活。
2012年,博白县扶贫办的有关领导在下乡调研中,了解到胡屋队村民的艰难处境后,从扶贫经费中拨出专款,为村民修了一条300米长3米宽的公路。这条村屯公路2012年9月动工,2013年1月竣工通车,路通之后,村民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村民胡育标之前是在外面跑运输,屯里的路通了之后,他开着自己的五十铃汽车回到家乡,把木糠运往玉林、北流、广东等地,利润非常可观。
村民胡育贵在路修通了之后,扩大自己网箱养鱼的规模,目前他在充粟水库上养了30箱鱼,他养殖的鱼有草鱼、罗非鱼、鲈鱼,成为博白县城各宾馆饭店的抢手货。
运输通道开通之后,村民胡育兴用木薯加工淀粉,他的淀粉厂一年加工淀粉几十万吨。除了加工淀粉之外,胡育兴还买来竹木,打浆卖给别人,经济效益也非常喜人。
建房子目前也成为村民的头等大事。村民胡育胜于今年1月开始动工建房子,如今已建好了第一层,第二层的房子正在建设当中。胡屋队队长胡育文告诉记者,在路修通之后,胡屋队共有6户村民建起了新房。
和胡屋队相邻的镇北村北马屯也迎来了幸福时光,该屯的一条300多米长的村屯公路在2012年建成通车。沿着这新修通的公路走,新建好或在建的房子成为了最耀眼的风景。
镇北村村委主任陈家威告诉记者,镇北村距离博白县城25公里,属于自治区的贫困村,交通落后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国家扶贫工程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家拨款200多万元,修通了6条总长19,5公里的村屯公路,同时还拨出专项资金建设了19个饮水工程,19个屯的村民告别了饮水难。
博白县扶贫办主任胡远彬告诉记者,对于像双凤镇镇北村这样的贫困村,该县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之外,还将在产业开发项目、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建档立卡等方面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