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在博白县采访时,听说该县沙河镇大旗屯有一位98岁高龄的的奇特老者,他曾为村中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村民生活富裕,衣食无忧,“还得归功于‘能人\’凌宗来的大胆改革”。
记者随后来到沙河镇大旗屯寻访这位村民心中的“能人”。
“临危”受命,他成为村里领头雁
记者进村时正是上午10时许,记者猜想这位9旬老翁这会儿应该是在家门口晒着太阳吧。不料,村民得知我们是来找凌宗来时,都说他出门上山砍柴去了。记者心里不禁猜疑道:“老人家都差不多100岁了,哪还有体力做这种粗重活?”
于是,记者就在凌宗来的家门口与几位老人家闲聊起来。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村子四周十分荒凉,杂草丛生,加上土地是沙质土壤,到处都长满红脚草,几百亩田地只能“靠天吃饭”。若是遇上干旱,农民种下的农作物只能枯死。那般年景,村民经常饿着肚子过日子。
1970年,生产队举行干部公开选举,村民一致推荐凌宗来担任生产队长一职,他没有半点推诿,迅速走马上任。上任后,凌宗来致力解决村民缺水难题,大搞造田造地,修通水利,首先是从几公里外的花石山塘引水灌溉,紧接着又在农田集中的地方挖几口池塘,用于蓄水灌溉农田,这才解决了庄稼的灌溉问题。
为群众,他抵抗命令曾遭撤职
尽管村民的日子渐渐好转,但是粮食产量还是不高。为了让村民能够填饱肚子,这时候,凌宗来的脑瓜又快速转动起来,并想到了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凌宗来大胆改革,依靠南流江河岸的优势,从村里挑选出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发展起渔业经济。从此,村民用网箱培育小鱼苗,将小鱼苗挑到邻近的乡镇贩卖。在短短时间里,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此举也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可与赞叹。
尽管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但由于凌宗来当时的做法违背计划经济时代的相关政策,1975年,他因“不服从上级指示”遭到上级撤职查办,并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直到4年后,玉林市一名驻村干部得知凌宗来所受的苦难后,组织召开支部会讨论,他的名誉和职务才得以正式恢复。
一生乐观,老人说要发挥余热
如今,凌宗来一家四代同堂,家庭和睦。问及他年纪这么大了,为何还上山去砍柴时,他只是简单地说:“我身体还不错,可以为家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实,眼前这位9旬老翁所做的事情又岂止这些呢。老人一生清苦,但对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平日里乐于助人,见别人有难总会帮上一把,即使在自己一家最困难的时候,也将仅有的几张粮票塞到更需要的群众手中;年老了,仍然信守“能帮就帮”的人生信念,继续发挥余热帮助邻里做好调解工作。
2009年,村里一位青年因出卖土地引发家庭利益纷争,该青年多次要挟父亲拿出卖土地的钱。由于这位青年脾气暴躁,村民们对此是敢怒不敢言。凌宗来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积极做好双方矛盾劝解工作,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此外,凌宗来还不时向村民宣传参与赌博、***的危害,用不同的方法劝说村民远离赌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尚宁)1月19日,本报新闻热线接到读者报料称,博白县永安镇城治村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满豆粕的大型货车在下坡时轮胎突然起火,倒翻在公路边,造成车头与车厢分离,一人被抛...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