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用秸秆制造草绳,作为稻草人的制作原材料
近年来,为有效制止秸秆露天焚烧,保障优质空气质量,玉林市全面实施禁止秸秆就地露天焚烧,通过秸秆粉碎翻耕压青就地还田、制作秸秆草编工艺、回收稻草喂牛等方式,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随着肉牛、奶牛养殖产业和手工编织产业在全市扩大规模,曾经被人嫌弃的稻草变废为宝成了“香馍馍”,也让回收方式有了新的提升。
北流
养殖企业回收稻草作饲料
11月29日,在北流市大里镇六堆村一处稻田里,稻谷收割后剩下的秸秆,经过晾晒后,散发着草香味儿。一辆个头类似于收割机的大型机械在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捆扎结实的“稻草方块”不停地从机械尾部“吐出”落在田里。这台机器名叫“秸秆捡拾打捆一体机”,是北流市仕利奶水牛养殖场投资20万元购买的。“我们养牛场每年需要1万吨左右干草料,回收废弃干稻草,大大降低了我们养牛的饲料成本。”北流市仕利奶水牛养殖场负责人梁显介绍,平常采购其他粗饲料,每吨价格要几百元,而稻草回收成本每吨只要一两百元,饲料成本降低了大约一半。
据介绍,该机器在购买前后,大里镇政府在全镇各村做了大量宣传动员,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废弃稻草免费收集工作。大里镇副镇长钟伟超说:“这台机器在大里镇作业了15天,收了133公顷田地的稻草,农民对收秸秆这个做法非常支持。此举不仅解决了当地秸秆禁烧的难题,还能为养殖场提供草料,可谓‘一举两得’。”
玉州
稻草成为草编工艺原料
11月28日至29日,玉州区仁厚镇举行首届文化旅游节,在道良村分会场设置稻草人制作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打卡,而制作稻草人的原料正是当地晚稻的秸秆。
今年以来,秸秆草编成为玉州区继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翻耕压青还田、秸秆基料化后的又一种综合利用新方式。为激发秸秆还田、收储运、离田加工利用等环节的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今年10月,玉州区仁厚镇铁匠村举办秸秆综合利用草绳编织培训会,利用秸秆编绳、制作成工艺品等方法来提高秸秆原料利用。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如何用机器制作秸秆草绳编织,并做成各种形状的稻草人,还向农民宣传秸秆综合利用草绳编织项目的重要意义。“我们免费租借草绳机械给农户使用,让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加工草绳,公司再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统一上门回收。”玉林市金霖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样不仅消除了农户的顾虑,帮助他们增收,还为当地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
“这个秸秆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方式,为村民解除了农田秸秆处理的烦恼,还可以让他们增加一笔额外收入。”铁匠村支书庞忠高兴地说。
今年6月,玉州区与4家公司签订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协议,完成仁东镇沼心村和仁厚镇道良村两个水稻秸秆收储运基地建设,实现了夏季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水稻粉碎还田1440公顷,秸秆粉碎翻耕压青还田547公顷,秸秆收储运153公顷。
2018年以来,玉州区共筹措资金425万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工作。目前,玉州区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推广面积达5973公顷,综合利用率超90%以上。
(记者 唐劲梅 通讯员 杨光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昶通讯员陈小健)为缅怀革命先烈,坚定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责任担当,12月3日至4日,北流市教育局各党支部...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