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生(右)和工人在查看生猪养殖情况。
在北流市清湾镇双龙村,有这样一位猪倌,不仅让员工享受高薪待遇,而且让产崽母猪住上冬暖夏凉的“空调房”,还将生猪年出栏二三百头的数量逐步转变为月出栏四五百头……这位猪倌便是北流市清湾镇双龙村金生养殖场总经理刘金生。
找准方向,挣取第一桶金
今年57岁的刘金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刘金生在初中毕业后便一直在家里从事培果、育苗、养鱼、种田等工作。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南北大地,看着村里和镇上有不少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在大山生活已久的刘金生开始有些按捺不住。他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在大山里生活,应该趁着年轻到外面看一看、走一走、闯一闯。说干就干,2000年,刘金生怀揣着一点积蓄坐上了开往广东省的长途汽车。
刘金生到达广东后,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过人的胆识,最终看准了农贸批发零售行业。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刘金生的生意有些冷淡,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可是,刘金生就是不服输。凭着这股韧劲,他在认真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积极寻求出路。人脉少,那就主动寻找目标客户;价格高,那就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通过薄利多销留住客户……就这样,刘金生的生意开始逐渐有所好转,很快便在行业内提高了知名度。
刘金生在广东省农贸批发零售行业打拼了13个春秋,让他从当初的打工仔成为拥有百万元资产的老板。
返乡创业,不惧天命之年
在外面闯荡久了难免会想家,加之父母年事已高,照顾和陪伴父母成为刘金生心中最难以放下的事情。
是留在外地继续干,还是回家再创业?每至夜深人静时,刘金生的脑海里总会闪现这些问题。2013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已是天命之年的刘金生决定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家乡一边照顾父母一边重新创业。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于是刘金生夫妇便收拾行囊踏上了返乡的路。
回到家乡后,经过多方考察和慎重考虑,刘金生最终选择当一名猪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解决养殖场选址、租地等事宜后,刘金生随即投入百万元资金建设了约0.67公顷的生猪养殖场。为把好质量关和引进养殖技术人才,在养殖场建成后,刘金生到广东省江门市、广西梧州市藤县等地采购猪苗和聘请养殖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较高,养殖场从建场开始,刘金生就十分重视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不仅高起点规划建设和引进防疫设施,而且制定一系列保证严格执行的防疫管理制度,还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因此,养殖场所饲养的生猪不仅无流感疾病侵袭,还能吃能睡、长个快。这一年,刘金生的养殖场顺利出栏两百多头生猪。
不断进取,带领乡亲致富
为了把养猪产业做大做强,刘金生不断外出考察、学习同行龙头企业的养殖和管理经验。2018年,刘金生将养殖场规模扩大至3.35公顷,并引进一大批自动化喂水喂料、通风调温、产房温床等现代智能自动化设备,实现从母猪配种、崽猪繁殖到生猪育肥出栏一条龙生产,解决了远途奔涉外地采购猪苗和难以自给自足的问题,高峰时生猪存栏量超过3000头。
当非洲猪瘟疫情袭来时,刘金生的养殖场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养殖场。此外,还规定工人一律在养殖场吃住,运送饲料的车辆和人员要进行严格消毒。通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刘金生的养殖场未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年12月,刘金生的养殖场被评为广西畜禽现代化生态“三星级养殖场”。
目前,该养殖场共投入1000多万元,每月出栏生猪500多头,产值300多万元。有了充足的流动资金,刘金生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预计生猪年存栏量将超过7000头,年产值将突破4000万元。今年,刘金生又投入30多万元建设了大型沼气池和过滤池,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此外,他还将沼气池产生的大量沼气免费供应给40多户村民使用。
“我的工资也从最初的1600多元涨到现在的5000多元了,年终奖金近2万元。”在养殖场干了10多年并于2019年脱贫摘帽的村民刘振红告诉记者,金生养殖场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像他这样在家门口不仅圆了就业梦还脱贫摘帽的村民还有很多。
“下一步,我将继续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渔业,实现猪、渔立体化养殖,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刘金生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操纵选举,把持基层政权为恶一方,非法敛财180多万元…… 大快人心 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覆灭了
本报讯(记者曾昶通讯员冯啟津)8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扫黑办挂牌督办的玉州区某村原副主任李某初等17人涉黑案,由北流市人民...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