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大坡外镇古哿村,是北流市一个偏僻的山区村,东与容县灵山交界,南、西、北分别与本市隆盛、清水口、新荣三镇相邻,距北流市区25公里,有北流“小西藏”之称。在过去,困于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土地资源、传统农业的制约,发展状况一直不容乐观,人均收入始终停留在温饱线上,群众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是有名的贫困村。而今年3月,该村被自治区核定脱贫摘帽,贫困村摘掉帽子,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以前,该村23个村民小组中仍有不少坑洼的泥路,村民出行十分不便。
2016年至2019年,该村90%道路已经硬化。其中,2017年硬化43条道路20089米,2018年硬化15条道路4112米,2019年硬化10条道路9公里……在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有效改善了不少村道晚上一片漆黑的现状。此外,获得67.4万元资金建设2个人饮工程,全村共3600多人享用安全饮用水。
贫困户“受益匪浅”
之前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1021人,截至2019年已脱贫209户984人,未脱贫户14户37人,贫困发生率低于1.08%。这得益于精准脱贫攻坚的几年时间里,贫困户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而脱贫致富。
该村48户通过“危改”,住上安全稳固住房。35户贫困户获得贴息补助3.1万元。
该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贫困户增收。古哿鱼、古哿猪都是该村有名的特色养殖,在“一户一产业”、“3+1”特色产业奖补项目的引导下,该村不少贫困户通过发展养鸡、鱼,种植八角、百香果脱贫致富。2019年该村种植百香果多达26.67公顷。2016至2018年贫困户发展“一户一产业”呈逐年递增状态,共有208户获得奖补资金59.1万元。2019年176户发展以奖代补特色产业获奖补资金47.9万元,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7.69%。
暖心帮扶“扶贫济困”
该村的顺利脱贫,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也离不开161名帮扶人的真情帮扶,其中更离不开155名北流市公安局民警的真情帮扶。自2016年开始,帮扶民警就帮助贫困户购买医疗保险。他们有的直接到村委帮助贫困户购买,有的自己掏钱给贫困户购买。这一帮,就是几年持续不断。
在住房危改方面,帮扶人更是尽心尽力。贫困户李礼成家徒四壁,与母亲挤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帮扶人黎庆森,多方奔走帮助筹措资金,在2018年6月帮助李礼成建好了一栋约40平方米的砖混平房,让李礼成一家住上了安全牢固的新房。长城组贫困户李绍进危改资金不足,得知此情况的帮扶人陈春燕,筹集到2万元在2019年6月28日送到李绍进手上,帮助他推进60多平方米的危改房建设,住上安全住房。还有很多帮扶故事,如有的帮扶人购买几头猪苗给贫困户养殖,等到猪可以出栏时又帮助联系销售等。
办公阵地“脱胎换骨”
该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原村委会办公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空间狭窄、环境破旧。如今建成了包括党建、村务、信访、文化等功能室和便民服务大厅的服务中心,形成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一站式平台”,补齐了村级阵地建设的短板,重塑了村级组织的形象。
2019年7月,该村3层高、使用面积65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风貌焕然一新。不仅改善了整洁舒适的办公条件,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平台。之后该村又抓紧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文体中心,篮球场上摆设乒乓球桌、滑梯等活动器材,与风貌建设形成一体,整体提升了该村乡村景观形象,彰显了独特的乡村风光。不少群众表示,在村委会便可以打球、散步、观赏花草,享受休闲娱乐一体的人居环境。
新闻推荐
教师深入学生家中劝学生返校。本报北流讯北流初三年级学生已于4月8日分批次错峰有序返校,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极少数初三学...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