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庄外景。
黎家庄是一盏灯。
前不久,我和组织部培训班的学员一同来到北流市黎家庄参观。走进这座具有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曾是广西区特委机关办事处。仔细端详着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幅幅、一帧帧珍贵的历史照片,我仿佛听见了前辈们急促的脚步声,听见了远处传来的枪声……我看见了在黑暗中的黎家庄好像一盏灯,把黑暗渐渐照亮。
寻找组织
黎家庄位于北流大埠头村,面向圭江,背靠大路,离县城约有一公里。悠悠圭江水养育着黎家庄的主人黎衍,他追求上进,早年加入共青团,曾到广州求学。黎衍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去世后,他继承了家里庞大的产业,在北流街有许多房子,开有当铺,办有陵城戏院。当黎衍得知当时广西党组织遭到了敌人的严重破坏,特派朱锡昂为广西特委书记,回到北流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并指定中共广西特委领导机构就设在北流时,黎衍二话没说,当即把家里的房子腾空出来,让给朱锡昂和同志们作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由于黎家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隐蔽,广西区特委机关办事处就设在黎家庄。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黎家庄主人黎衍一边做着生意,一边接应、掩护革命同志。
要到黎家庄,必须经过永兴街的“华丰号”杂货铺和高街的“华兴隆”商店,经过周密安排,这两个店铺成为党组织活动的秘密联络站,店铺老板由党组织秘密安排。后来,朱锡昂、俞作豫、朱光、容天、陈为民、梁君怡等人,以及之前撤退到香港的党员、团员和革命同志等先后扮成互不相识的商人,分成多个小组分别赶到北流,来到黎家庄,找到了党组织。
点亮明灯
黎家庄的长工邓德才、陈善源贫苦出身,当家里来了这些客人后,他们两人便经常听到一个叫老张的同志讲革命的故事,讲共产党的故事。一听到老张讲故事,俩人眼睛里便有了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俩在工作之余便跟着老张一起活动。一到晚上,北流街上行人稀少,他们俩便把在黎家庄秘密印刷的、印有“实行耕者有其田 反对军阀战争”等口号的宣传单贴到北宝路上,当敌人发现传单时,才知道共产党来了。疯狂的敌人一边撕下传单,一边盘查可疑人员,但最终没有怀疑到黎家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邓德才和陈善源才知道老张是当时的广西区特委书记朱锡昂。
黎衍经常扮演成“花花公子”,邀请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等人到他在北流城的住所大吃大喝,不断套取敌情,党组织根据黎衍提供的敌情,充分进行革命宣传。为创造更多宣传机会,黎衍请来广东名伶到他开办的陵城戏院演出。这天晚上,戏院里座无虚席,住在黎家庄的同志带上革命传单走进戏院,登上高处,撒下传单,人们顾不上看戏,纷纷弯腰捡起地上的传单。这时,几十个持枪的军警冲了进来,因抓不到发传单的人,竟把一名看戏的无辜青年学生逮捕杀害。观众们义愤填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思想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共产党的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群众的心窝。
陵城戏院事件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镇压更加猖狂,党组织开展活动就得更加小心谨慎。为了不让从黎家庄传送出去的机密文件被狡猾的敌人发现,同志们尝试着把文件藏在藤匣内,先是把藤匣的花纸、薄板拆开,铺上机密文件后再把薄板钉好,贴上花纸。当时一位同志经过试验,发现用米汤写出的字可隐形,用配制好的五倍子水把字打湿后,文字就会显现出来。于是,同志们就用米汤把信息写在《圣经》的空白处,灵活变通地运送着信息。一份份信息、一份份机密文件就这样通过一碗碗米汤、一本本《圣经》、一个个藤匣,从黎家庄秘密转送出去,这智慧之光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共产党人前行的路。
传承基因
1929年2月初的一天晚上,中共北流县委在永兴街的“华丰号”杂货铺召开紧急会议,省委书记朱锡昂也来参加。开会前一天,当时的北流县委书记俞作豫事先约好在当天晚上开会前的20时,在高街“华兴隆”商店与负责兵运工作的张罕因交接工作,但恰巧这天张罕因患了重感冒,不能前来,而此时,从陆川前来的两位搞兵运的同志已经提前到达“华兴隆”。开会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在高街“华兴隆”商店的兵运工作一时交接不了,俞作豫立即派警卫员黄开芳前去通知陆川来的两位同志转移。当晚21时,会议刚召开不久,突然听见从“华丰号”西北角接连传来枪声,与会人员预感情况不妙。“和敌人碰上了!”这时黄开芳火急火燎赶回到“华丰号”开会地点,向朱锡昂、俞作豫等报告在“华兴隆”和敌人相遇并发生枪战的情况。“这里已不安全,必须马上转移!”会议马上转移到北流九代坡张罕因家继续召开。同志们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黄开芳到达“华兴隆”时,就被城防兵发现,从陆川来的两位同志见状拔枪掩护黄开芳离开,这两位同志因此被困“华兴隆”,英勇牺牲。“华兴隆”秘密联络点遭到了敌人的破坏,敌人多次跟踪、盘查,但位于“华兴隆”附近的中共广西省特委机关办事处黎家庄始终没有暴露过。
如今的黎家庄已作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被保护了起来,也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广西党组织成长的光荣之路”党员教育基地、玉林市党员教育基地,向全市党员干部开放。“黎家庄承载着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自打记事起,就从长辈口中听到无数关于黎家庄、关于朱锡昂的革命故事,黎家庄也是我每天上学路过、时常驻足仰望的地方。”当地讲解员小黎姑娘动情地说,“黎家庄的红色基因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韧性、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在祖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进、不忘初心的精神内核,也是指引我人生道路的不灭灯塔。”
从黎家庄出来,回望暮色里黎家庄静谧明亮的灯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新闻推荐
孩子从楼上摔下 亟需急救 北流市交警用警车开道,为受伤孩子打开生命通道
将受伤孩子快速送上手术台抢救。本报讯(记者曾昶通讯员陈卉)3月12日下午,北流市公安局交管大队第二中队民警在路面巡逻时,遇...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