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阳在玉林师范学院卓越写作班上分享创作历程。
“同学们可能很好奇,有这么多文学题材可以写,而新疆与广西又相距十分遥远,我为什么非要写这么一本《出塞书》呢……”
继浙江杭州分享会,广西桂林、南宁、贵港分享会成功举办之后,10月27日晚,玉林市作协主席梁晓阳又带着他的长篇小说《出塞书》来到玉林师范学院卓越班,给这里的30多名同学分享他的创作和心路历程。
多舛命运,成为文学财富
“我出生在偏远的北流市天堂山下,这里四时之景不同,美得像童话里的世界,可是山多地少,交通闭塞,谋生十分艰难。我父亲是个小学代课教师,工资很低,母亲是个普通农村妇女。他们供不起我们三兄弟读书了,母亲就去广东打工,贴水泥袋,早上4点多起来做到晚上8点多,冬天,沾满木薯浆的双手被冻裂了……”
在梁晓阳讲述里,因为家穷,一家五口大部分时间都在吃木薯和“红薯稀饭”,若能吃上几片肥猪肉,就是一种奢侈。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年少的梁晓阳却在父亲的影响下,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他的作文时常得到父亲的表扬。上初中后,作文又得到语文老师表扬。他在学校订阅的《中国青年报》上读到马萧萧、邱华栋等中学生诗人的作品,读到新疆《绿风》诗刊上的新边塞诗,内心羡慕不已,开始学习写分行的文字。与此同时,他喜欢上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读到《七剑下天山》,书中的边塞大漠,给了他无穷的想象和向往。他是学校第一个订文学刊物的人。1985年,他找理由向囊中羞涩的父亲要来了88元钱,报名参加吉林市作家协会举办的作家函授班。当时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30元。班上一个叫曼丽的19岁新疆女孩,让16岁的他心生景仰,他与她通了十几封信,还得到了这位姑娘的玉照。与此同时,因为偏科,除了作文出奇的好,数理化经常不及格,初中考高中落榜了,一心想让他跳出农门的父亲让他复读,还在愤怒之下,命令他把他与新疆姑娘的通信和照片全部烧掉了。第二年他考上了北流高中。领到通知书那天,正站在田里犁地一身泥水的父亲母亲,开怀地笑了……
惺惺相惜,新疆媳妇给他“送”来两部大书
高中三年后,同样因为痴迷文学,梁晓阳高考落榜了,他在一个台风雨天去到雷州半岛,帮人砍一个月的甘蔗,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他的父亲又来了,求他回去复读,并到处借钱给他交学费。最终,他考上了广西师大,但仅仅是一个委培生,每年要交委培费用2600元。带着自己不争气的懊悔和父母的期望读完了大学,文学青年梁晓阳拿着一大叠发表的文学作品去面试,却因为委培生没有分配派遣证,被许多对他有兴趣的好单位拒绝了。最终,一家因为改制濒临倒闭的糖烟酒公司因为急需资料员录用了他。夕阳西下,他一个人坐在双选会场门口的台阶上,心里既感到了安慰,也充满了伤感。
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他遇上了自己的爱情,但是最终因为没有房子,这位城里的女孩与他分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时一位在北流县城一家单位打临时工的新疆女孩安慰这位“落难公子”来了。没想到,她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的妈妈、姨妈都是北流人,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上不了大学,只好一起到新疆当了盲流。后来她妈妈在新疆成家,于是有了她。
这是老天对文学青年梁晓阳的眷顾。
梁晓阳和这位新疆姑娘结婚后,从2003年开始,梁晓阳无数次在故乡广西北流小城和新疆伊犁牧场之间往返,经历了断断续续的磨难、体验和创作,最终完成了这部西出阳关小民的生命长歌,写出了一部辽阔而扎实的悲悯之书。
梁晓阳说,从2003年至2018年,他一直不停地写,差不多写了15年,写完了才发现是个四不像的大作品。于是他把里面以风景、向往、感性、抒情的部分剥离出来,这就是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剩下的部分经过多年的取舍、增删、修改、锤炼、雕琢,成了这本65万字的《出塞书》。《吉尔尕朗河两岸》2017年获得首届三毛散文奖;《出塞书》节选版发表于《中国作家》(纪实版)杂志2018年第6期,获得吴义勤、邱华栋、王山、谢有顺、梁鸿的倾力推荐。长篇小说《出塞书》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战贫困同心携手奔小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减轻贫困户经济负担。今年以来,北流市积极组织力量,帮...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