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磊是企业家,但让李磊远近闻名的却是民间消防队长的身份。6年前,李磊自掏腰包组建起民间消防队,6年间先后购置了3辆消防车,组建10人队伍,义务为大石窝镇、张坊镇、长沟镇提供灭火救援。(据7月21日《新京报》)
企业家自掏腰包组建民间消防队并非没事找事。据悉,这位企业家6年已投入超过200万元,只要不出差,大石窝镇各村庄有火警时他都会带着自己的民间消防队员同去。仅2019年上半年,李磊的民间消防队就处置过60余次火情。由此可见,这一民间消防队发挥了不小作用。
常说水火无情,尤其是在农村,着火的多是草垛、杂物或者民房,没有高层建筑和危险品仓库。若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救援,一则,可降低农户的损失及人员伤亡,有效避免“因火致贫”;二则,民间消防队更接地气,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安全感;三则,民间消防队能够充当正规消防队的补充力量,共同筑牢居民安全屏障。
根据先前报道,虽然号称“民间消防队”,但李磊的队伍也得到消防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比如,房山消防支队曾给予这支北京市首支“民间消防队”大力支持,定期开展专业指导和培训,指导相关人员正确有效操作水枪水带、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讲解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扑救火灾的技战术和注意事项等知识。虽是“民间消防队”,但也有“专业”力量。
当然,民间消防队建不易,要持久运营更难。李磊坦言,目前还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如果今后还需要投入,他也愿意自掏腰包继续干下去,“一时需要我我就干一时,一辈子需要我我就干一辈子。”企业家有这样的精气神,有这样回馈社会的责任心,值得称道。
不过,让人更期待的是,类似的民间消防队拥有一路向好的持续发展动力。笔者以为,一方面需要消防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在技术上给予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也要“给力”,如在资金与人力上给予扶持,让这些民间力量的发展无后顾之忧;另外,民间消防队需完善管理,实现自身的规范化发展。
总而言之,企业家自掏腰包组建民间消防队当赞。尤其是,如今李磊和队员处置火情时不再手忙脚乱,火灾处置完毕后,他们还会教乡邻如何避免火灾、电气设备如何安全使用、厨房杂物如何堆放等安全知识更值得点赞。
新闻推荐
老教授要将“仙进奉” 种进贫困户果园 83岁吕超锦引种荔枝新品种,水果价高又抢手;改良失管旧果园,为种植户创收找到新途径
吕超锦利用果树的阴枝大量驳接新种苗。吕超锦在观察荔枝长势日前,福绵区樟木镇中村的石奇良种示范场荔枝新品种“仙进奉”...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