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伟建家具有限公司里,电脑雕刻机正进行雕花作业。
从前,这里是贫瘠荒凉的“旱坡村”,穷得叮当响;如今,这里是生机勃勃的工业村,富得直流油。作为遐迩闻名的家具村,北流市西埌镇田心村是如何将一张“白纸”变成一幅美丽“画卷”的?
工业兴村,摆脱窘境
“改革开放前,我们村确实是北流最穷的。”说起田心村的往事,今年50岁的村支书李宗华感慨万千,“以传统农业为主,靠天吃饭,作物难种难收,温饱也难以解决。”
“有妹莫嫁田心郎”,这是一度流传于周边村庄的顺口溜,曾是田心村民所处生存环境和辛酸生活的真实写照。田心村地势较高,没有大的河流经过,土地多是旱坡,不能栽种水稻,只能种些红薯、木薯、花生等耐旱作物。嫁到田心村的姑娘,用以取水灌田的竹篾戽斗是必不可少的嫁妆。村民当年生活贫困,可谓捉襟见肘。
穷则思变。1988年,作为首批赴广东打工的返乡创业者,李宗华的叔叔和姑姑回到村里办起了家具厂和家具商场,李宗华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经历了白坯毛料、布艺家具、实木家具生产的演变阶段,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
工业兴村,是田心村摆脱旱坡窘境的一个好路子。1992年,李宗华当选村干部后,便挑头创办村集体企业田心村木材加工厂,虽然后来企业停办了,但却带动了村民从事木材加工,为田心村家具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村一品,富民强村
“一村一品,是走农业产业化、富民强村的必由之路。”谈起家具产业的发展历程,李宗华说这些年村里一直是按照这个思路,引导、鼓励、支持村民做大做强家具特色产业的。
走进北流市伟建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耳边机声隆隆,眼前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在操作电子锯按规格裁板,电脑雕刻机在有条不紊地雕花。该公司董事长邹国伟原是一个普通村民,家境并不宽裕,经过11年的艰苦创业,年仅36岁的他已拥有一家主要从事进口木材加工、年产值1500多万元、员工30多人的企业。这位年轻的董事长不无骄傲地说:“产品基本上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三四辆车来拉货。”
目前,田心村几乎家家户户参与木材加工,从事家具生产经营的老板有400多人,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家具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商贸繁荣,推动了物流、人流加速,也使旱坡村“金贵”起来,村民给外来客商出租房屋租金每平方米达15元,村集体仅租赁房屋的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
如今的田心村让人羡慕得眼馋,村里光幼儿园就有8家,而且家家户户建起新楼房,添置家用电器、小轿车成为寻常事,水泥路通到家门前,生活一点不比城里人差。
家具产业,方兴未艾
“未来的田心村将是一座产城结合、环境优美、百姓宜居的产业新城。”李宗华兴致勃勃地说,在田心村家具产业的辐射下,西埌镇及相邻的新圩镇家具产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集聚发展的强劲势头。
2017年,北流市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木材加工产业规模,以田心村为核心区域,范围涉及西埌、新圩两镇,规划用地666.67公顷、总投资2.3亿元,按照“一街、两镇、三区、百亿、千企”功能定位,建设北流家具产业园,兴建12公里家具销售街及家具生产区、家具物流区、家具销售展览区,打造千企集聚、百亿元产值园区,推动家具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北流家具产业园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家具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家具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田心村由规划前的200多家企业、5亿元左右产值,增加到目前的400多家企业、20多亿元产值;高档红木家具、进口实木家具、地方特色家具、套房家具、办公家具等家具体系日臻成熟,日趋多样化和适用性;产品畅销两广,甚至远销上海、昆明、贵阳、重庆、兰州等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敏华通讯员徐剑)“李运荣老板真不愧是热衷慈善的企业家,如今已为家乡学子奖教助学第八次捐款了,累计捐出了80万...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